首页 > > 正文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令你脑洞大开

 

[基本信息] 

书名:《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

作者:[英]朱利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

吴奕俊 译

ISBN: 978-7 5086-5723-3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年3月出版

定价:48.00

[内容简介] 

如果研究红颜色的专家是红绿色盲,还算不算专家?

如果实现了长生不死,那么每一天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救生艇上的物资只够维持12个人的生命,那么第13个人还要不要救?

如果一幅被埋葬的作品公之于众之际就会被损毁,该不该公开?

“忒修斯”号船在修补过程中材料被全部替换,用替换下的旧材料又建造了一艘船,那么哪一艘才是原来的“忒修斯”号呢?

……

100个思想实验,挖掘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漏洞。

[编辑推荐]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者的又一著作。

挖掘思想漏洞,颠覆认知,脑洞大开。

思想实验是真实场景的简化浓缩,现在甚至未来都难以真实发生。实验中剔除复杂变量,将唯一变量引向极端,旨在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核心概念或问题上,挖掘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漏洞。这既不是一本参考书,也不是古老谜题的解答合集,看完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这只是个开始,你不只会爱不释手,还会抑制不住地思考。

一天一个故事,锻炼思维,发人思考,通勤路上的不二选择。

[媒体评价] 

审视了已经被接受的观点,检验了我们想当然的东西,颇有趣味性地对它们做了仔细分析。——《泰晤士报》

巴吉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大杂烩,里面满是想象出来的最令人困惑、古怪,有时还非常诡异的情境……跳出传统思维的界限,欣赏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吧。

——《卫报》

巴吉尼的作品语调诙谐又浅显易懂。寓教于乐,既像童话故事又像恐怖片。撰写这种风格的作品并不容易,但是巴吉尼写得特别好。这些思想实验能鼓励读者清楚地论证每个重要问题,这是目前大众讨论中往往缺乏的。在问题的边缘思考虽然不容易,但是对读者既非常重要,也充满乐趣。

——《新人文主义》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文字机智、生动真实但又异乎寻常,内容机智流畅,每当我想辩论,却找不到人时,就会翻开这本书。

——《星期日先驱报》

这是一部充满雄辩之词、引人入胜的哲学导论,引领我们进入的身份、知识、道德以及理性这几个重要的哲学难题。本书是最好的哲普读物,十分有趣,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艰深问题的简单途径,但在演绎各种哲学寓言的含义时,又丝毫不失哲学的严谨。

——《星期日苏格兰》

这本结构紧凑、思维敏锐、内容扎实的书旨在促使我们重新思考。

——《星期日泰晤士报》

[读者对象] 

同《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锻炼思维、哲普读者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

英国哲学家、作家,《哲学家杂志》的共同创办人、主编。他的著作包括《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简单的哲学》等。本书已经被翻译成18种语言。

序言 

缺乏理性的想象只是幻想,而缺乏想象的理性很乏味,这就解释了科学家与哲学 家为什么总是用想象的场景来改善他们的思考,使其接近极限。“思想实验” 就是剥去 真实生活中事件的复杂外衣,清楚地聚焦问题的本质。

所以,真实生活中的伦理两难困境总是 因偶发的、特定的因素而变得更复杂。以一 般性问题为例, 吃肉在道德上是不是错的? 有吃肉的机会时, 如果你考虑吃肉是不是错的,那么就会有许多因素开始起作用。有些 动物是农场大量饲养的,有些受到了精心照料,还有一些是野外捕捉的。有些饲养动物的土地原本是一片雨林,有些动物则原本在开阔牧场上自在地吃草。有些肉是有机的,有些是转基因的,有些从世界的另一端运来。要判断伦理上的对错,就要将这些因素全部搞清楚,然后依此权衡。

思想实验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像科学实验一样,这些实验旨在将关键的变量与特定的要素分隔开,以了解变量与要素本身对我们认识世界造成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要思考吃肉的伦理意义,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中,特定的让人关心的问题是唯一能区分两种选择的因素。如果我们担心对待农场动物的方式,我们就想象善待动物这一唯一变量会产生什么区别。如果想仔细研究自己的意图,我们可以问如果你用来做菜所需的鸡是意外死亡,而我的鸡是被故意扭断脖子的,而这两只鸡死前的生活完全一样,那么这两种情况是否有区别?我们可以简单地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核心的道德问题。

思想实验的好处不仅在于它比真实生活更加简练,还在于它真正能帮助我们思考那些不能或不会在真实生活中测试的东西。有时思想实验会要求我们想象那些对现在的我们或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切实际甚至不可能的事物。虽然这些思想实验要求我们所思考的似乎有些荒唐,但实验的目的是相同的: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核心概念或问题上。假如某个不可能出现的场景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那么场景是否可能出现则不必关心。思想实验只是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这类实验根本没有试图描述真实的生活。

本书的100 个场景大部分是受哲学家的论证启发得来的,但也不能说每个都是。有时哲学家的假设是我们鲜为质疑的,颠覆我们的惯常认知。有时他们为看似无解的难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如果能跟随他们的思想,有时也能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看出问题。

本书既不是参考书,也不是古老谜题的解答合集。相反,它起的是引导作用,刺激你深入思考。每个场景之后都附有评论,我可能暗示一个解决谜题的方法,也可能故意唱反调:最终还需要你自己决定。

同样,每篇文章最后的交互参照只是想引发你的联想,并不表示场景之间有联系。有时候,各个场景的联系很明显;有时候,联系本身只是引导你从新的角度看问题。

本书提出了许多思考的线索,但这些思索并不会因为读完本书而结束。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

 

书摘 

雷-诺斯完全没想到会碰上这种事。作为国际大盗贼,他对于自己每次都能得手感到自豪。最近他的客户要他盗窃著名游艇“忒修斯”号。这艘游艇最近出了名,先是英国报业大亨卢卡斯?格鲁伯从船上坠海身亡,之后还成了加州饶舌歌手冰茶老爹的被害现场。

他来到干船坞,刚整修完的“忒修斯”号就停在这里,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两艘一模一样的游艇。诺斯转头看着游艇保安,此人已被诺斯的同伙拿枪指着。

“如果你还想活,就告诉我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号。”诺斯问道。

“那得看情况。”保安紧张地回答,“我们开始修船时,需要更换这艘船的很多零件。我们把换下来的旧零件都留着,但工作到最后,我们发现几乎整艘船的旧零件都必须换掉。完工之后,有几个工人觉得不如用旧零件建一艘跟原船一模一样的游艇,所以你会看到这两艘船。左边这艘是用新零件整修后的‘忒修斯’号,右边这艘则是用旧零件重造的‘忒修斯’号。”

“到底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号?”诺斯又问。

诺斯的同伙握紧了枪,保安尖叫道:“我已经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诺斯挠了挠头,开始想怎么样才能把两艘船都带走。

哲学总是与事实倶全却仍无法解答的问题有关。在上述场景中,诺斯已经知道所有和这两艘船相关的事实,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对某些人来说,用直觉就能判断哪一艘是真正的“忒修斯”号,但他们怎么回答将取决于你怎么讲述这个故事。如果诺斯是警察,负责搜集和格鲁伯以及冰茶老爹死亡有关的呈堂证供,他一定会认定重建的“忒修斯”号才是真货。如果诺斯是历史文物收藏家,可能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不过,如果就所有权的纠纷来看,整修后的“忒修斯”号才是原来的游艇,物主有权将船驾驶出海的也是这一艘。若是在船坞放一台延时摄影机,拍下整个工作过程,就会发现进入船坞的游艇逐渐整修完成,而重造的游艇稍后才出现在整修好的游艇旁边。整修后的游艇因此有一种存在的延续性,而重新建造的游艇则完全是新的。

哪一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号?这个问题可以说有不止一个答案。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对这艘船有什么利益关系。但这种说法也会引出令人不安的结果。人类不也像“忒修斯”号一样吗?随着生命的推移,体内的细胞不断死亡并被新细胞取代。我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20 岁时,脑子里10 岁时的想法已经所剩无几。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记忆、信仰与性情也在不断地更替。现在的我们跟许多年前的我们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们会说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如果“忒修斯”号的身份问题是虚构的,那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套用到所有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事物上?这又是否包括人类呢?

[责任编辑:郭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