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棚改第一剧”《安居》的戏外“戏”

 

旧北梁一角。

北梁新区一角。

9月27日,包头迎来入秋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气温骤降6—12 ℃并伴有大风,天气寒冷。但住在北梁新区北六区22号楼103室张何生的家里却依旧温暖。

张何生16岁时住进北梁先明窑子61号,在那个只有45平方米的平房里一住就是60多年,直到2014年乔迁新居。如今《安居》热播,张何生每晚都会准时收看,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牵动着他的心。

不止张何生,电视剧《安居》对于每一位北梁棚改干部、群众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剧中每一个情节都是他们自己亦或是身边人的真实故事。

北梁新区北区。

故事:源于生活艺术再现

《安居》取材于包头市北梁棚改实践,但其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绝不是一人一事的简单模仿图解,它是编创者根据数次深入采访、深刻思索后,在尽力还原真实的前提下,根据典型性、情感矛盾设置、故事编排线索需要,对众多人物、事件重新梳理后的立体合成。

北梁棚改实施“百日攻坚”,从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抽调的567名党员干部与北梁拆迁一线原有党员干部共2167多名党员干部会师北梁。面对艰巨繁杂的棚改任务,他们没有闭门造车、没有唱独角戏,而是一竿子插到底——化身为北梁居民中的棚改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情报员、扶贫帮困勤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

赵冬苓老师曾讲:不可能存在无中生有、凭空想象出来的创作。无论是拆迁小组的张家旗、黄明、马倩、凌姗、杨天旺还是副区长韩冰、总指挥陈旭辉,抑或北梁拆迁户赵大爷、秦翠莲、周贵、刘三成、白家诸人等等,他们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集合了北梁棚改过程中干部群众的性格特点。

剧中的八个故事也是根据北梁棚改实践中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北梁新区活动中心。

北梁居民喜迁新居。

张家旗:全市抽调干部的缩影

《安居》剧中动迁小组组长张家旗,是一个个性十足、厌倦公务员程序化工作并准备辞职的干部,恰在北梁棚改“百日攻坚”战开始时,被领导委派成为动迁小组组长。在经历了一连串事件后,张家旗不再一味地争取好成绩,能多签一户是一户,而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问题,在动迁工作中发挥了他的智慧和力量。

而张家旗这个角色,正是是全市抽调干部的缩影。在北梁棚改实践中,大部分机关干部刚开始到基层做动迁工作时,大部分都报着应付差事的思想,也不太会做群众工作,去住户家讲政策时经常吃闭门羹。干部们无奈地开玩笑说:“北梁动迁工作难,难于上青天啊。”但渐渐的,干部们转变了工作方法,真心实意的去了解拆迁住户的诉求,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热情、耐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抽调干部郭向东是三官庙11片区工作组的组长,11片区有产权纠纷的14户,低保户25户,2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的有27户,重病的5户,征拆难度非常大。不懂法律条文的郭向东刚开始别说调解,就连拆迁矛盾都搞不清楚。于是,郭向东就向法律工作站咨询、学习,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最后,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北梁棚改,难!但抽调干部们掏空心思想办法,有的自己请客吃饭,掏钱给困难居民买衣买物,融化了居民心里的疙瘩;有的倾心相谈,掏心掏肺地给居民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让他们最终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有的以亲人相待,帮居民搬家忙里忙外,还贴心地制作相册留念……最终,征拆工作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事件、群访事件和恶性治安事件,真正实现了和谐征拆。

 

北梁新居里的幸福生活。 

小组成员:性格各异真情付出

《安居》剧中动迁小组组员凌珊,是典型的白富美,也是小组中最年轻的一位。因为从小娇生惯养,身上有浓厚的大小姐脾气,但却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助拆迁住户。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在北梁棚改实践中的年轻的90后动迁工作人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比如90后小伙韦杰,他是从东河区人劳局劳动监察大队抽调到西脑包街道办事处西井湾十片区的工作人员。包片居民李美荣一家三口,夫妇俩都是聋哑残疾人又不识字,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儿子又在达旗上班。在刚开始入户宣讲政策的时候,韦杰因为不会手语无法与李美荣沟通,非常发愁。面对困难,韦杰没有退缩,他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了简单的和拆迁有关的一些手语,进一步让李美荣一家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同时提供了最适合他们的方案。最后,韦杰通过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工作,李美荣一家终于同意了拆迁方案。

韦杰说道:“作为一名年轻人能够参加北梁棚改工作我很骄傲,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成长平台,通过与居民的交流沟通,让我受到了教育,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实实在在的锻炼,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即使再苦、再累,我都无怨无悔。”

动迁小组组员凌珊马倩,是个安静、善良、隐忍且略带有点自卑的北梁姑娘。此番拆迁的目标便是她的家,而她的父亲为了能多给她办点嫁妆而迟迟未同意签署动迁条款,这使得拆迁的难度增加。马倩这个角色是北梁走出去的棚改干部的缩影,他们既要解决好家里的问题,又要有动迁干部的姿态和悟性。正是因为生活在北梁,他们清楚的知道北梁环境的恶劣,他们也比任何人都迫切希望北梁人民能搬进新居。曾任财神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的石丽娜就“双重身份”动迁干部中的一位 。石丽娜清楚地记得刚入户做群众工作时被拒之门外的场景。拆迁补偿方案是居民们参与制定和表决同意的,为什么到执行时还有这么大的对抗情绪?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石丽娜很快找到了症结:“棚改对北梁群众来说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他们都希望新房子大一些、再大一些,许多人之所以抵触,是因为他们怕执行政策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导致会哭的小孩有奶吃,“钉子户”受益。于是,她依靠晓之以理的工作方法,通过“三会一课”等制度引导群众学政策、懂政策、不传谣、不信谣,并让群众亲眼看见补偿方案是标准,不偏谁也不让谁吃亏。

“越到后来,我们动迁干部越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石丽娜不禁夸了起来,电视剧《安居》特别真实,再现了北梁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还有干部们在整个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让宜居北梁成为全国人民了解包头的新名片。

北梁棚户区路难行。

旧北梁棚户区大院。

旧北梁“水泥路”。

群众:全民追捧与热议

《安居》在包头拍摄的85个日日夜夜里,李艳华负责东河地区拍摄和群众演员的协调工作。 在李艳华家里,每晚观看《安居》是头等大事儿,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北梁棚改和电视剧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仍历历在目。她说,电视剧第一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动员大会的拍摄,就是她跟同事们一些协调来的群众演员,这些群众演员全部都是真真实实参与北梁棚改的工作人员。“当时我们组织这500名干部,动用8辆大客车,而且拉了两次才到拍摄地点。从下午一点钟开始,一直演到晚上九点多,在这个期间我们的干部很有组织纪律性,没有一个中途离开。”另外,所有参与拍摄的普通群众演员也非常辛苦,最长一天连续拍摄18个小时,但他们也很配合,体现了东河区百姓的觉悟。

“首播两集,我就被吸引了。”现居北梁新区北一区的张玉枝说,她是冲着题材去看的,没想到演员表演投入、真实到位,情节也有许多感人之处。特别是电视里很多场景都是在包头最有地标特色的、最有民俗特色的、最有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取景,比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银河广场、市政府、东河区二里半街巷等地,看后感觉特别亲近,“头一次觉得咱们包头人离央视这么近”。

陈林曾作为群众演员参加过电视剧的拍摄,她告诉记者,也许很难从屏幕上寻觅到她在剧中的踪影,但她还是津津乐道。因为曾经在北梁居住过四年的陈林,深深地了解北梁居民在老北梁居住的生活环境。在拍摄《安居》时亲眼看见一个个平凡的小家庭从“忧居”到“安居”的改变过程。陈林说,《安居》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们包头还有这么一件大好事,我也期待电视剧后面剧情的推进。

 

央视:民生大戏获肯定点赞

“其实央视也特别期待有一部真正反映老百姓民生关怀的剧。”包头市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居》制片人傅民说:“从接到剧本大纲开始,央视就在一直跟踪这部剧。从剧本大纲开始他们就特别期待这部剧,因为这几年电视上充斥着大量的谍战剧、古装剧,可是像拆迁这种题材的电视剧还没有。”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副主任王浩对《安居》给予高度评价。“《安居》是一部主题严肃的现实题材民生大戏,创作者深入生活,将创作聚焦到棚户区改造中的拆迁工作,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题材罕见、内容独特。”王浩说,房子对于当下中国人而言,绝不仅仅是居所,更承载着安全感、尊严感,幸福感等多重意义。拆迁是一座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棚改拆迁注定是一个敏感话题,如何将敏感话题写得真实可信,且富有正能量,包头市与山影集团的主创团队以他们对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深入生活创造出了这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安居》这部戏的故事构架,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团队加上八个极品拆迁户,在剧中的几个典型拆迁故事中,其家庭形态及背后引发的情感和利益冲突各不相同,涉及各个阶层。同时,小组内性格各异的组员和各自家庭情感问题交织其间,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同时又不失谐趣。王浩说:“剧中所涉及的几个类型不同的拆迁户,其对立情绪和行为的背后,实际上都存在着各种心结和实际困难,而动迁小组能够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家庭问题变导疏通,则生动诠释出我党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思路。”

“心安处即是家。”王浩感悟道,安居不仅意味着居所的置换,更是对人心的安抚。在动迁工作中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得到补偿保障,他们的心灵情感更需要抚慰,这一主题在《安居》这部剧中得到精彩的艺术呈现。“相信观众在观看这部剧后能从中了解和读出自己对‘安居’的理解。”

明日北梁——一轴 三心 五片区

包头讯 9月20日,即《安居》在央视播出之日,北梁腾空区18个标志性、功能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标志着北梁腾空区大规模、大面积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文脉传承、产城融合”的理念,北梁腾空区规划了“一轴、三心、五片区”的结构,从用地规模、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公共设施和水系绿地分布、建筑形态和色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同时,规划传承了老包头的文化遗产及精髓,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规划了商贸物流、科教文创、医养居住、文化旅游等功能互补的产业增长极,突出发展非公经济、个体经济,在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拉动就业、提升人气和商业氛围的同时,带动土地升值。

目前,直通北梁腾空区的城市东西主干道之一青山路已竣工通车,另一条东西主干道110国道改造即将开工,将极大拉近北梁至中心城区的距离。同时,6.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东北外大街、外环路等21条市政道路基础配套设施已全部开工,大水卜洞公园、转龙藏公园、井坪公园等公园绿地广场已基本完工,包一中迁建、市中心医院二部、景开中学扩建等项目将于近日全面开工。随着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北梁腾空区的综合功能和承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为土地升值、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传承老包头“根在东河、魂在北梁”的文化遗产及精髓,通过对妙法禅寺、福徵寺等进行修缮,对清真大寺、转龙藏公园实施保护性修复,建设古民居院落群,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建设包头老字号、清真食品和老包头民俗一条街,打造民族商业特色街区,集中体现老包头商贾文化。通过建设美食广场、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营造商业氛围,打造城市公共活力片区。通过建设交投大厦、民营企业大厦等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筑牢地区经济基础。未来北梁腾空区多业态布局形成的产业集聚和互补优势,对于提升土地综合利用价值,促进就业创业,打造全市及东河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梁腾空区周边毗邻全市核心区新都市区。同时,在东河区周边有多门类、多行业、多功能产业分布,东边有包铝自备电厂、110万吨合金铝等铝电一体化及延伸项目、国家铝业产业基地、国家级城市矿山示范基地相继落户。南边有集航空、高铁、公交于一体的公共立体交通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南海湿地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四周分布有沿山林果、沿河渔业、沿路蔬菜产业带以及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发挥北梁棚户区改造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多产业统筹协调发展,为北梁腾空区实现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地区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必将带动东河区经济驶入快车道。

 

今日北梁人 

□张婷婷

北梁新区北一社区是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实施以来,为服务北梁安置居民而新组建的社区。社区成立于2014年5月,是东河区委、区政府成立的第一个直管社区。走进北一社区服务站,四层小楼的所有服务(窗口)均面向这里的居民开放,完善齐备的设施加上细致入微的服务,为老北梁人带来了便捷、舒适的新生活。

“光有硬件还不够,要让百姓生活方便、过得舒心,我们就要在便民服务这个软件上下功夫。”在北梁新区北一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站站长李春霞眼中,棚户区改造不光是换个新房子、改个新住址,还得让棚户区居民既住得好又过得踏实,帮助北梁人真正实现心中的“安居梦”。

社区活动为生活添彩

自打从北梁棚户区搬到北梁新区北一社区后,一直喜欢唱歌的杨秀峰老人就加入了社区老年合唱团,每周三次活动,杨秀峰一次都不落。74岁的她身着桃红色的长裙,在合唱团里显得十分耀眼。她告诉记者,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居住在北梁棚户区大水卜洞的一家人正在为这个季节的多雨发愁,穿着漂亮衣服唱歌,是她从来没想过的生活。

在老年合唱团的活动室外安静整洁的书画室里,徐树俊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练字。他今年70岁高龄,原来住在吕祖庙北面不到3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退休前是特种工艺美术厂的职工。刚搬至新小区的一段时间,徐树俊老人觉得有点闷,可自从有了书画室,特别是今年8月份惠民书画院在这里成立以来,老人经常过来写字、画画。充实、悠闲的日子,让老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北梁新区北一社区以“菜单式”服务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设有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健身区、书画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进一步满足了北梁搬迁居民的活动需求。

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安居思乐业,乐业才安居”。在便民服务措施中,北一社区把棚户区改造与居民再就业工程联系起来,通过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设立公益岗位、免费培训等方式,让居民实现“就业梦”。

走进社区的“妇女创业园”,十几名妇女正在忙着做绢花、纸巾盒等产品,“现在大家的技术都很过硬,我们已经接到了几个订单,现在正在想办法扩大我们产品的市场。”谈及创业园近况,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帮助社区妇女实现就业,2014年11月,在妇联和北一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创业园初步成型。社区专门开辟了学习教室,并请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东河区红十字会还将这个创业园纳入“博爱家园”项目,拨款1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用来购买制作原料,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此外,社区负责联系卖家统一售出,所得收入均归居民所有,创业园的女工们不需要自己投入一分钱,就能实现按件计酬。据悉,自“妇女创业园”创立以来,目前已安置270人就业,月收入1700元。

日间照料给老人另一个家

75岁的刘大妈老伴早年去世,一双儿女平日里上班忙,搬迁之前刘大妈一直自己生活。自从北一社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和日间照料食堂,刘大妈便将自己的另一家安在了社区服务中心。她说:“饭菜价格合适、有人照顾,还有人陪聊天,比一个人在家闷着强多了。”

据悉,20、3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有需要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看护、帮扶工作。社区还聘请专业的看护团队进驻日间照料中心,每周有专业的养生老师为辖区居民讲健康知识。除了不定期体检、享受理疗服务,社区还为老年人配备养生设备和养生师。考虑到北梁新区的部分居民为回族,日间照料餐厅专门开设清真餐厅,65岁老人在这里用餐,社区只收取饭菜的成本费用。让老人吃得好、吃的健康。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