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可待追忆的那些过往从未曾消失

 

1  

书 名: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

作 者:[法]皮埃尔·诺拉 主编 黄艳红 等 译

出 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简 评:

《记忆之场》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仅有40名定员的法兰西学术院院士皮埃尔·诺拉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动员120位作者,穷十年之功,编纂出版的由135篇论文组成的三部七卷本、超过5600页的皇皇巨著。该书获得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选择为英、德、日等多种文字出版,成为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的必读之作。

诺拉提出“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其主张的历史研究方法跟以往强调考索过去之事的历史研究不同,与法国“年鉴学派”倡导的“心性史”研究亦径庭有别,而是旨在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记忆史研究。

“过去不在,过去留下的痕迹却无所不在。”“伴随记忆传统的终结,记忆之场成为记忆残留物的场域”,记忆之场无所不包,绝不仅指物质性的纪念场所。

中译本《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选择了《记忆之场》中的11篇论文,收录了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与结语。各位学者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探讨形塑法国“国民意识”的各种各样的记忆之场。如《七月十四日:从狂暴之日到庆典之日》爬梳了7月14日如何从右翼眼中的“狂暴之日”变成全法国人的“庆典之日”的过程;《:战争或和平》考察了围绕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政治博弈史;《埃菲尔铁塔》让读者认识了埃菲尔铁塔如何成为历史见证人;《环法自行车赛》探讨了环法记忆是如何变成一种国家制度,并最后成为每个时代法国人的记忆之场;《马塞尔•普鲁斯特对失去时光的追寻》则追寻一直活在法国人心中的《追忆似水年华》;《自由·平等·博爱》探讨这句箴言的象征意义……

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上述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跟随学者们对这些“记忆之场”的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探究,来了解法国,实为一大乐事。

 

书 名:旧梦与远山

作 者:童庆炳 著

出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 评:

本书是被誉为“一代文坛教父”的童庆炳先生唯一一部随笔选集,十余幅珍贵照片首次公布,深情记录他对童年、故土和情亲历历往事的缅怀,以及青年时代外出求学游历、教书育人的诸多回忆,文字朴拙洗尽铅华,温暖动人。

在这本书的编后记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文字:“看到腰封上‘文坛教父’的宣传语,先生感到很不安—……‘如果“教父”理解为“我是他们的父辈的指导教师”的话,我基本可以接受’。其实,世人皆知:先生不仅培养了罗钢、王一川、孙津、丁宁、李春青、蒋原伦、陶东风、黄卓越、周小仪、赵勇、吴子林等一大批知名学者,还培养了莫言、余华、刘震云、严歌苓、毕淑敏等一大批著名作家。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尤其对散文创作情有独钟且成就斐然,可惜世人大都只知先生是文艺理论家或教育家。在此次编选的这46篇文学性散文中,先生的真性情、真感悟得到完全的袒露,他对世相人情的洞察领悟,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一切生命的同情悲悯,他的真知灼见,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悲欢忧惧,无不淋漓尽致地显现在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

莫言说:“童老师在课堂下是蔼然长者,端重慈祥;在课堂上却是青春生动,神采飞扬。他讲课时的样子经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应该代表了童先生众多弟子的普遍看法,细读先生的文章,念其教学风采,忆其谆谆教诲,确乎是极佳的心灵洗礼。

 

书 名: 我们三代人

作 者: 汤一介 著

出 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简 评:

最新面世的书,汤一介先生遗稿,尘封12年今始面世!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在书中,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全面介绍了他的父亲、一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并客观讲述了汤用彤晚年的思想变化,而不为尊者讳。

书中还完整讲述汤一介一生的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首次用一万多字的篇幅讲述“梁效”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还披露了汤一介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汤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的私立大学,他全面介绍了他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期间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汤氏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颐园老人生日讌游图自序》中,书中首次将颐园老人的珍贵手记完整呈现给读者。

无需再罗列星云大师、饶宗颐、楼宇烈、成中英、钱逊、余敦康、牟钟鉴、王守常、王博等联袂推荐的众多学者大咖的名字,这部堪称中国读书人百年缩影的新书,其认识意义和历史价值无可替代。

 

书 名:如何读中国画

丛书名: 培文·艺术史

作 者:[美]何慕文 著

出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 评:

本书的“记忆”呈现具象而生动。它的缘起也别有意义。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最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唐代韩幹《照夜白图》、北宋屈鼎《夏山图》、北宋黄庭坚的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等,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在本书中借助先进的现代技术原色精印,丰富的色彩和精妙的细节都得到了极好的复现。观之悦目赏心、如痴如醉。

 

书 名: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作 者:王迪 著译

出 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简 评:

本书是王笛继《街头文化》之后的又一力作——《街头文化》考察的是1870~1930年间的成都公共空间,曾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王笛也被国内外学界视为以新文化史、微观史研究中国城市的代表性人物。

这本书,作者把焦点放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茶馆,指出茶馆作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国西南四川省首府是最为流行的大众消费场所,并产生了独特的商业和消费文化,以及充满斗争的公共领域。通过考察茶馆的历史、经济功能和茶馆作为社区中心及其中所蕴藏的丰富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从当时茶馆生活的细节来了解成都,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有所裨益。

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推许和媒体的好评,代表性的如迪肯森学院的全大伟(David Strand):

当我一边喝茶,一边读这本书的时候,各种成都茶馆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因素都生动地呈现在我的脑海里,精神随之一振。王笛令人信服地证明,茶馆是中国城市社会的一个缩影。书中所使用的资料令人欣喜和惊叹。

“坐茶铺,是成都人若干年来就形成了的一种生活方式。”在20世纪前半叶的成都,几乎每条街都有茶馆,没有任何一个公共空间像茶馆那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茶馆生活成为这个城市及其居民生活方式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茶馆实际上是个微观世界,折射出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这个研究以成都茶馆为中心,试图再现成都的公共生活和文化形象,勾画在最基层单位上公共生活的完整画面,并通过挖掘在成都茶馆中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大小事件,建构茶馆和日常文化的历史叙事和微观考察。我希望这个研究可以把读者带入城市的内部,提供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城市社会的机会,从而以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中国城市及其日常生活。

这段文字是该书“第一章 导言”的第一段,确如有评论指出的,笔调清新,让你忘掉这是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或者说,学术著作里也可以有如此令人沉醉的文字。

[责任编辑:郭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