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体验父爱之旅深悟人生真谛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剧,加之精明的商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表面看似渲染浓浓亲情、实则为自己赢得暴利的西方节日,使得许多前所未闻的异域习俗似乎一夜间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母亲节,相比而言,父亲节就很少被人提及。一位先哲曾对人的生命从哲学层面给出了定义:生命是一种死亡率为100%的性传播疾病。依据这种通过理性思考的诠释,在全社会高度赞扬母亲伟大和母爱崇高之时,子女们也不应忽略自己诞生中父爱的贡献。当笔者读到美国作家巴兹•贝辛格著、华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一书时,对作者书中的许多描述感同身受。贝辛格是2004年普利策奖得主,美国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八月的三个夜晚》《胜利之光》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仅《胜利之光》销售量就突破200万册,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剧。同时,贝辛格为《名利场》资深编辑,《纽约时报》《新共和新闻杂志》专栏作家。该书为贝辛格反思儿子成长的情感自传,作者以细腻动人的笔触,采用回溯的手法,通过一场体验父爱的父子携手环美之旅,讲述自己的儿子扎克降临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以及旅途中父亲对自身的发现,从而深悟了父爱的来龙去脉,而本书编者的不懈努力将最初那些不乏真诚但却散如沙粒的文字变得如此优美。作者写这本书的过程很艰难、很痛苦。自揭伤疤是一个与恐惧做斗争的过程。而且作者下决心要让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是公正的,不论多么艰难,都务必要剖析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这意味着要承认自己犯的错,要坦诚自己有一个严重残障儿子的那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感觉,因为爱是有限的。该书一经面市,好评如潮,被誉为“感动美国人的父爱圣经”“为完美的丈夫树立了标准”。人们常说,母亲和孩子的感情是天生的,父亲和孩子的感情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掩卷遐思,你会感觉到不论那份感情来自于哪里,父母对子女的爱一定是世间最无私的。

扎克的残酷现实

身为父亲,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我们赢得骄傲。然而贝辛格必须面对的是无法想象的残酷现实。作为孩子的父亲,作者对扎克的降临一直都在逃避。1983年闷热的8月里,他在医院手术室的玻璃窗外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儿子,从那一刻起,他一直在逃跑。刚刚出生的扎克满身是血,比预产期提前13周半来到人世,体重仅有766g。他的手臂似乎轻轻一折就会断成两段,手指像铅笔的笔尖一样易断,腿像纸片一样单薄;而比他早3分钟出身的双胞胎哥哥格里的体重为851g。扎克出生后,医生告诉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的贝辛格:他的情况非常严重,黄疸、持续地输血、蓝婴综合征、对碰触不敏感,吸吮、喂食、吞咽和哭喊都有困难,扎克存活的概率非常低,即便能幸运地存活下来,脑部受损的他也无法成长为父母期望中的孩子。2个半月后,格里欢欢喜喜地出院了,而扎克则在医院中一共住了10个月。出院回家的1年半里,扎克仍然无法脱离辅助的供氧设备。直到2岁才会走路,3岁才说出第一个字,5岁时仍然无法进行对话。9岁时被诊断为:严重的学习障碍。

由于出生时脑部受损,扎克的智商只有70;口头表述能力是90,处于正常范围,但他的行为技巧只有50分。扎克的身体并没有受到任何早产后遗症的影响。扎克24岁时的理解力大概只相当于八九岁的稚儿,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出色。他喜欢用简单的只言片语与人交流,有时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开心果,因为他总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他可以阅读,但无法理解很多句子的含义。然而,他具有让人困惑的超凡记忆力,情绪非常平稳,连父亲都从来没有见过他哭。扎克的动作不够灵巧,也可能是不够自信。他害怕改变,因为固定的安排是他生活的导航。每一次外出用餐,他几乎都会点同一道主菜:三文鱼。他会基本的算术能力,却更喜欢扳手指头。他对钱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父母都鼓励他独立,允许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费城,他在那里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兼职的勤杂工。

孩子的特异功能

脑部受损就像一团斑驳的迷雾,有的地方你永远无法看清,有的地方则清晰可见。19世纪中期,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学者症候群患者表现出怪异的迷离现象,患者均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凡的能力,电影《雨人》中的主人公雷曼和当前热播的《最强大脑》节目中的白痴学者就是其典型代表。扎克患有学者症候群,他有典型的症状,完全黑暗的认知领域,伴有惊人的记录能力:能够神奇地回想起人们的生日以及最模糊不清的事情发生的具体日期,一面之交后的十年仍能准确回忆起何时何地见过他,能够准确地想起每一幅地图上的街道网格,能够告诉你任何一天是星期几。所有的父母都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而作者最爱自己儿子的一点就是:扎克可以做一些极少数人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非常专注地研究地图。他觉得地图非常清晰明了,没有任何遗漏。他常常沉浸在一幅地图里,可以在上面找到自我,这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社会资源。扎克对地图的深入研究和精确记忆使得众人瞠目结舌,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疯狂的天才,人脑导航仪。地图变成了他的延伸、他的标记,让别人知道他是谁,他可以做什么。对普通人而言,当我们垂垂老矣,记忆力就会衰退,回想不起以前的事情。而扎克属于极少数被医生定位为“无法忘记”的人群,他的记忆力好得令人咂舌,对去过的地方过目不忘。他的记忆是一场没有统一主题的音乐会,是一大堆不和谐音符的集合,但有时候扎克也能将它们奏出和谐的音调。

我们知道,只要你真心喜爱某样事物,那么任何痛苦都是正常的。扎克的记忆断层让其父又爱又恨,有时候满怀喜悦,有时候满心厌烦。扎克在认真观察这个世界,他变得越独立,就会越渴望独立。扎克的优点是你总能感受到他一直在说真话。父亲喜欢他那种独特而又尖锐的见解,带着一种古怪而又恰到好处的才华,而他也喜欢与父亲在一起。他非常喜欢提问,对于他毫不设防的纯真,大多数人往往都能理解、忍耐和包容,并乐于回答他的问题。扎克总是认真地倾听,因此他记住了自己听到的所有的话。尽管在朦胧的灯光下,扎克显得形只影单,但他的关系网总是鲜活而明确的。扎克的反应迟钝,他往往沉浸在只有他能看到的世界里。对别人的回答,扎克的大脑在缓慢地运转,然后开始得出一个他能理解的答案。贝辛格相信他能看到、听到和了解一些东西,而这些是其他人无法知道的。他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努力让自己变得完整,并且融入他所喜欢的人所在的世界里。很难说清楚的是:扎克如今的表现有多少是后天的努力,哪些又是天性使然,事实上更本无法分清楚。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学者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对人体、尤其是对大脑功能的无知。父亲真希望自己能潜入儿子的体内,把他大脑中坏掉的线路重新接好。

慈父的永不言弃

格里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现在已经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扎克进了那些专门为有严重教育障碍儿童设立的私立学校,随后又加入了高中项目组。扎克不会计算一百加一百等于多少,但他知道答案是“很多”,如果你仔细想一下,会觉得他的这个答案也不算错。扎克知道他的生活会有许多缺失,但他没有向自怨自艾屈服。他非常喜欢游泳池。十几岁的时候,扎克加入了一个游泳俱乐部,并和其他俱乐部展开对抗赛。当时,他游的是50米自由泳。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他每一次划水都像迎着万仞高的惊涛骇浪逆潮而上一样艰难,他依然坚持游完了全程。直到今天,父亲仍百思不解其动力何在。这是迄今为止,父亲所见过的最值得纪念的运动壮举。扎克高中毕业时,父亲为他举办了一场毕业庆典,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人出席了这一庆典,因为人们真心喜欢他,而且他总能得到人们真心地喜爱。作为父亲的贝辛格知道,扎克的未来不会有结婚典礼,不会有孩子的出生纪念日,更不可能有金婚纪念日,只有这一刻,在慈父的脑海中,他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作为父亲,他在心中默默希望和祈祷:自己可以见证扎克人生中的每一个奇迹。

父爱的真心剖析

贝辛格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精神病医生,但他是父亲。这不仅是岁月的馈赠,也是人生最难以胜任的角色。当事业奋斗和压力让贝辛格失去耐心,妻子离去,扎克又突遭不幸时,他依旧没有放弃父爱。他在扎克身上已经付出近25年的时光,努力寻找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因此,贝辛格对自己给扎克做出的论断颇具自信,觉得比其他人所做的论断要可信得多。贝辛格一直认为隐瞒也许是爱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完整的爱。有一个像扎克这样的孩子,猜测对父母而言一定是家常便饭。尽管深爱自己的孩子,但贝辛格被自己的思想禁锢住了,无法走出来,工作和对成功的追求变成了贝辛格唯一追求的真实自我。他面临最残酷的现实是:我的孩子永远都和正常人不同。由于患有自闭症,扎克无法进行深奥的思考,他也不懂审美的细节。但对于本应是无序和不可预知的世界,扎克总是会把它缩小成一条窄小的直线。扎克24岁时仍在超市工作,负责把食品杂货用袋子分装,每工作4小时休息15分钟。以下是贝辛格的真实想法:“我不愿意想象扎克努力地把溢洒的牛奶壶放在正确的地方,在他人的帮助下明白鸡蛋必须要单独用双层塑料袋来包装,每每想到这些画面,我就觉得丢脸。5年来他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而且他的余生也会一直和这份工作相伴。我儿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是纸袋包装,就是塑料袋包装。”对于一个处在周围都是雄心壮志的朋友且胸怀抱负的父亲而言,扎克分装日用杂货是一种羞耻。为了自己的面子,贝辛格通过熟人关系将扎克安排在著名的律师事务所打杂。其实他并不在乎儿子干什么工作,他的虚荣心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在他人面前宣告:扎克在全市最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作者坦言:其实这并不是扎克的救赎,而是自己的救赎。因为在扎克眼中人并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且他对地位没有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很好,他对人的喜悦是真心的。面对扎克带给人们的疑惑是:为何大脑受损的人友好、诚实且真实,而正常人中的许多人却靠不住,会在人背后捅刀子。为何深奥的思想带着邪恶的天性,为什么人们抬高自己、贬低他人?

贝辛格深爱着扎克,但认为自己并不了解孩子,而且也没法了解他。扎克的头脑并不简单。父亲说:“有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智商低得让我挫败不已,然而在某一刻,他又会出其不意地让你惊讶一把。我这一辈子都在努力了解他。我可以根据经验做出有效的推测,准确率还颇高。”爱一个这么多年来一直让你觉得神秘莫测的人,听起来很怪异。但怪异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表述用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贝辛格竭尽全力地想要了解扎克,努力地想要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父亲却常常会选择逃避。贝辛格坦言:“我逃避是因为我内疚,我觉得羞愧,因为他不完整,我也因此不完整。心怀这种想法和坦白它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我认为只会增加自己的羞愧感。”作者认为,当我们面对与众不同时都会这样,现实总是与期望有出入,甚至互相矛盾。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贝辛格认为:当自己不再寻找所谓的顿悟,就能收获一些更为美好的东西。因此,当作者创作电视剧本失败后,却意外发现了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东西——父亲的身份,这是他最优秀的一面。

父子的携爱同行

很多人身为父母,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孩子而活着,而孩子活着的目标就是成为能够让父母炫耀的骄傲。有了扎克以后,父亲就下定决心,不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他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发誓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需要为父亲而努力;尽管如此,父亲依然希望他成功。为了这次环美旅行,贝辛格与儿子一起制定计划,而且让扎克参与了每一个决定,只有这样,旅行才能真正成为一次两个人共享的经历。他们计划的全国自驾游,只去扎克以前去过的地方,因为计划的线路安排基本上是以能引起他的共鸣感为前提。回忆不过是苦乐参半的事情,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心灵工具,而不是文字工具。当孩子逐渐长大时,父亲正在坚硬的外壳中渐渐逝去,就像逐渐燃烧殆尽的蜡烛一样。生命中的许多画面都会褪色,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想要永远记住它们,它们终将会变得朦胧又模糊。最好的情况是你用记忆让它们重新变得鲜明,但记忆却会永远停留在那里。就像扎克的记忆一样,这一刻就是永恒。经过旅行,扎克细致入微的记忆并没有巩固过去。它只强调他的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永远不会消失。他记得每一个人,他记得所有的一草一木。这里没有复杂的推断,没有情感依附,只有那些非常清晰而鲜活的画面,就像循环播放的电影一样。父亲看着他的回忆让他生活得更好,很多时候甚至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父亲心中,幻想通过这次旅行将扎克塑造成他不可能成为的样子,寄希望于那条公路可以通向更多的归宿感和理解,可以在父子间亲密互动时深入扎克的灵魂,让它重新迸射出火花。但当接近4000英里穿越全国的旅行即将结束时,父亲终于意识到我辈落伍了,最终证实这是一种徒劳无益的尝试。无论孩子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不能再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即使自认为出发点是为他们好也不行。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否有伤残,都被希望自己完整的需求推动着前进。尤其是身体残障者,清晨他披着残破的羽翼醒来,每天都努力学着如何能够展翅翱翔。也许他们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但他们会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人在旅途,携爱同行的父子之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父亲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满足。他们最终实现了从一开始萌生进行这次旅程时的设想:父子一起在路上。通过旅行,父亲真正看到今天的扎克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无畏的男子汉,他友善、风趣、让人捉摸不定、高深莫测、心胸宽广、古灵精怪,他总能让一个父亲恢复信心,相信一切会更好。

旅行的意外收获

本书所记录的是作者贝辛格的真实经历,讲述一位父亲为重拾日渐疏离的父子亲情,为按自己的理想来设计儿子的人生,有意发起了一次父子携手的环美旅行。然而,这场漫长而琐碎的旅程,却迎来了“父爱真谛”对世俗人生的醍醐灌顶。作者用类似圣经中“出埃及记”的心灵故事,为“父亲”这个人生角色赋予了新的意义。通过和儿子的一次旅行,他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也正是通过这次早夕相处的旅行,他认识到所熟悉的那个认知障碍的孩子其实有着惊人的力量。自此,作者明白,即使是患有认知障碍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逻辑,也有值得人们尊重的世界观,也有令常人汗颜的品质和能量。正是通过这次旅行,作者心中的那份父爱被充分激发出来,他明白了爱的含义,找到了爱的途径,父子情感在这次旅行中得到了升华。作者最深刻的感悟在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轻易用成人的价值去评判一个孩子的好与坏。也许她不美丽、也许他不聪颖,甚至他生来便有缺陷,但她虽不美丽却聪慧,他虽不聪颖却果敢,即便他生来便有缺陷但记忆力超凡……通过一次精心设计的环美驾车之旅,贝辛格终于发现了儿子缺陷背后的潜能。

《纽约时报》指出,该书为美国人展示了“父爱沉默如山”的东方韵味。这部自传使得读者明白:孩子的善良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所有的困难。很多读者高度赞赏该书中蕴藏着宗教般的人性之光:“这部作品讲述的虽是贝辛格和儿子扎克之间不寻常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但读者看到的却远不止如此,读者感受到的是世间所有父子努力尝试走进彼此内心的心灵之旅。”父爱如山,你可曾发现?一幅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留下了父亲的“沉默”形象,其实父亲也有一颗敏感的心。来自大洋彼岸的这本自传,以美国人的率真和忏悔,道出了父爱的来龙去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读者,能够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秀之处,要善于发现他的才能,用适合他的方式去爱护他,进而借鉴作者的思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那就真正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

[作者简介:游苏宁:中华医学会党委委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编辑学报》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副主编]

[责任编辑:贾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