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快乐生活刻苦学习

  

张登(左)、生登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习

张登、生登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全区首批获得一次性资助4万元的两名大学生。她们于2014年同时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

张登和生登出生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伊和乌拉嘠查一户牧民家。全家5口人,有父母和哥哥,家里有409亩牧场。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常年干旱,一家人辛勤地放牧也没有改变生活,反而因养牧购买草料欠下不少外债。

到了孩子们上学的年龄,张登和生登的父母于2005年卖掉了所有家畜,带着3个孩子来到正镶白旗,租了一间平房,让孩子们在旗里上学。除了放牧,她们的父母没有其他一技之长,所以只能做些体力活儿,收入也不稳定。尽管生活较为艰难,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坚强乐观,孩子们听话懂事。张登和生登姐妹俩从小就努力学习,不仅成绩好,和老师、同学也相处得很好,还都荣获过学校的德育奖。中考时,她们姐妹俩以较好的成绩被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录取。为了供她们上学,她们的父母更是起早贪黑地打工,比她们大4岁的哥哥也会在假期找工作以补贴家用。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奋努力,2014年,她们参加高考后,一起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们的父母特别高兴,然而姐妹俩上大学的费用成了难题。因为她们的哥哥还在上大学,家里根本再拿不出钱了。幸运的是,从2014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且录取时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实施教育资助政策。张登和生登每人得到了4万元的资助。两人一年每人的学费是2800元,每人4万元不仅能解决4年的学费,还能给她们剩下足够的生活费。

2014年8月28日,是对张登、生登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们从老家第一次坐火车来呼和浩特市,从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手里接过每人4万元的助学款。“这8万元资助金对于我们家来说就像及时雨,让我们能够没有任何负担地迈进大学校门。接下来,我们会始终带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日前,姐姐张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4年秋季开学时,张登、生登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怀揣着对未来和梦想的憧憬,开始了快乐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里,她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也参加了很多有趣的社团活动,看了很多有意义的比赛和演出。让她们最为幸福的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大讲堂,聆听了台湾作家席慕蓉《诗与故乡》的讲座,与康辉、李修平等央视主持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为了锻炼自己,生登参加了学生会,做了不少工作。她们说:“大学生活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精彩,我们学了很多新知识。”

据了解,从2014年起,内蒙古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政策,资助标准为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4万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3万元,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和住宿费的后顾之忧。2015年扩大政策受益范围,将孤儿大学生也纳入实施范围。该政策是自治区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中资助标准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资助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截至目前,该政策共惠及大学生近4万人,发放资金14亿元。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