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兰察布新闻 > 正文

察右前旗:“方寸地”巧变“致富园”

近年来,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察右前旗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加快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引导群众发展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变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丽日风和暖,漫山花正开。走进察右前旗黄旗海镇移民区刘秀清家的庭院,放眼望去,长满李花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刘秀清家种植李子树已经10多年了,种植经验非常丰富,每年从3月就开始修剪,预计在8月中旬开始采摘,每年的利润能到达1万元以上。

前几天,黄旗海镇组织的“土专家、林秀才”志愿服务队举办了果树种植栽培技术培训会,为种植户讲解了果树修剪、施肥、苗木嫁接、花期冻害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期间,就在刘秀清家果园进行现场实操示范。

“我的大院里种了400多棵李子树、‘123’果树、黄太平果树。剩下的地还种点自己吃的新鲜蔬菜,有土豆、西红柿、黄瓜。每年李子进入成熟期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一年下来收入不少呢。”种植户刘秀清说。

移民区的村民近几年尝到了发展庭院经济的甜头,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也带动了整个黄旗海镇的李子树种植。因此,黄旗海镇也成为了察右前旗有名的李子采摘基地,在乌兰察布及周边地区也享有盛名。每年进入成熟期后,采摘者慕名而至,品尝鲜果、体验生活,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的农旅产业发展,也使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

“庭院虽小,效益不小,黄旗海镇移民区将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理念,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线上销售,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展电商产业,加大线上宣传,引导更多种植户走上庭院经济增收路,实现庭院经济和务工双增收。”黄旗海镇移民区团结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佃成介绍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察右前旗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有效载体,积极引导农户,通过整合房前院后闲置土地,逐步打造有特色、有规模、成体系的乡村富民产业,让一户户农家小院逐渐成为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致富园”。(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师慧杰 曹文考)

[责任编辑:辛永红]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