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电影《波依拉》呼伦贝尔路演:人与骆驼上演最美草原情

“驼笛寂寞,响沙哀鸣了吗?这一刻生命轮回,你来到我们的家······”一段关于人与骆驼的深情羁绊,以最简单的电影语言、深刻意象的艺术表达,带给观众具像化与定义的瞬间。

5月10日,以朴实叙述演绎的一段草原柔情故事电影《波依拉》,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横店影城举办首映礼,导演鄂布斯,制片人莱蒙、孙丽静,演员牧仁、叶红波、德力嗨出席亮相,与现场观众分享创作历程,传递感人瞬间。

电影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它能以视觉和情感的方式触动人心,引发深刻的思考和共鸣。电影《波依拉》将镜头对准一只骆驼,讲述骆驼波依拉曾因带领人们赶走偷猎者被当做英雄,却因为被网红公司看中成为富二代的坐骑,在那达慕大会上突然发狂,被迫走向被处决的命运。面对闯祸的波依拉,主人难下杀手,不含一丝杂质的羁绊让人分外共情;即使只剩一口气,波依拉也撑着自己跑回老主人身边,只为看最后一眼,动物的天性令人不禁热泪盈眶,种种动人的情节,在导演鄂布斯的镜头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谈到创作缘起,鄂布斯说:“我生长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的大森林里,那时人烟稀少,所以儿时我最好的玩伴就是各种动物,因此我与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他还表示,游牧文化具有电影化特质,作为一名电影人,将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游牧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历时两年在呼伦贝尔完成拍摄的《波依拉》作为鄂布斯创作的中华民族生命文化系列电影的首部作品,于2020年荣获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电影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呈现故事碎片,增添了故事的悬念和情感层次。此外,他巧妙运用镜头语言表达情感,例如特写镜头捕捉主人与骆驼间的眼神交流,远景镜头展现自然景色,深入展现角色内心世界。

“影片中有很多熟悉的家乡场景,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常年游走在草原上,却很少发现冬季草原的美,电影中很多绝佳的冬景吸引了我。此外,电影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冲突,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和美好的观影感受,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呼伦贝尔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美术家吴厚斌说。

呼伦贝尔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刘爱萍说:“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感人电影,影片中老阿爸的‘波依拉呀,你要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让我知道啊!’这句话让我深受感动,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平等,是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这才是我们呼伦贝尔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

“精彩、振奋、悲壮”。这不仅是一则关于动物与主人之间特殊情感的故事,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性思考,一场珍贵情感纽带的探索。94分钟的放映结束后,导演和主演与现场观众畅聊电影及观影感受。观众纷纷表示,没有失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让人久久不能走出影片。

“我是牧民的孩子,影片中每一个骆驼眼神的特写都牵动着我的心弦,生怕它会死去,生怕它与主人离别。”

“这部电影真是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演员的表演十分出色,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电影有笑有泪,是我的最大观感,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当电影最后卜留克先生将骆驼放回主人身边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觉得这是人类自我的一种救赎,也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象征。”

电影音乐在叙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选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与故事情节相融合,塑造场景的情感氛围。互动环节后,演员牧仁现场演唱电影主题曲《游牧轮回》,观众沉浸在悠扬歌声中,思绪仿佛又回到了电影中那个世界。

“当天边升起天轮时,让它带你走出人生的沙漠吧。”就让我们走进电影院,和电影《波依拉》一起走进骆驼的世界,感受人与骆驼的深情羁绊。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萨库拉

图片:何亮

视频拍摄及剪辑:刘绍睿

[责任编辑:段丽萍]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