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锡林郭勒新闻 > 正文

飞播二十载 沙地变绿州

飞播二十载 沙地变绿州——锡盟飞播造林工作综述

1996至2019年,锡林郭勒盟累计完成飞播造林面积546.8万亩,飞播区内植被盖度由3%— 12%增加到30%— 80%,并有近三分之一已成林,20年来,茫茫沙海变为绿州,有效地改善了沙区的生态环境。

1996年锡林郭勒盟就开始了飞播造林,历经初试、中试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积极研究和探索浑善达克沙地飞播造林技术和方法,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飞播造林的新机制,达到了飞播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的目标。多年来,全盟各级政府以及林业部门把飞播造林与人工造林放在同等地位,坚持封、飞、造结合,注重综合治理成效。对飞播区均采取架设高标准机械围栏,制定管护制度,封禁5年,5年后再有计划地进行人工打草或适度放牧。

研究和推广飞播新技术,提高飞播的科技含量。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成果,不断探索和应用符合实际的工程技术,强化科技支撑,飞播季节盟旗两级林工站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科研、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积累了一定的科学数据和经验。强化管理,特别是对播区的选择、飞播植物种的确定、播种量的确定、混播比例、播期选择以及沙障设置确定了严格的执行标准。在生产中重点应用三项技术:对所有的种子(大粒)均采用了多效复趋避剂、ABT生根粉包衣处理;在全盟的飞播作业中全部采用GPS导航结合交叉式飞行作业方式、取消了地面信号,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落种准确率85%以上;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在飞播区流动沙丘迎风面播前就设置网格状机沙障,全面围封,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加大对飞封全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飞播质量。严格飞播作业设计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无作业设计及作业设计不合格的不准施工。从2001年开始,飞播造林项目作业设计均由盟规划设计资证单位把关完成,自治区主管部门现地审批,规范了作业程序。强化项目区的管理与管护,确保飞播成效。各地均通过人大及政府制定发布沙地治理与保护和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健全各级管护组织及网络,结合“三荒”拍卖承包和股份制治理与利用,通过明确责权、利,用利益机制调动农牧民自主治理与管护的积极性。

沙地飞播造林构成了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飞播区内植被盖度由3%— 12%增加到30%— 80%,植被的增加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有机质含量,灌草长势旺盛,单位面积产草量成倍增加,缓解了其它草场的压力,使茫茫沙海变为绿州。实施沙地飞播造林即改变了沙区的自然面貌,也为沙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也随之转变,有力地促进沙区的农牧业发展,使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

作者:张时浩 何杰 李福生

[责任编辑:章颖慧]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