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赤峰新闻 > 正文

宁城县:林果飘香产业兴

漫步在宁城县的果园里,放眼望去,苹果嫣红、梨子澄黄。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熟透的甜香与泥土的芬芳,混合成令人“微醺”的幸福气息。果农们在林间穿梭,粗糙的手掌托起一个个浑圆饱满的果实,采摘的瞬间,就是为果园的丰收剪了彩。宁城县林果产业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生活富的崭新画卷。

政策助力,荒山种出“致富果”

“五山四丘一分川”是宁城县典型的地貌特征,山多人多耕地少,气候温润、日照充足,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因此,抓布局、给政策是关键。多年来,从《宁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果树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三个不设上限政策”,再到系列提质增效措施,宁城县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按照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合理规划品种布局。浅山区以蒙富苹果为主,丘陵山区种植南果梨和新苹红苹果,丘陵坡地栽培寒红梨,次生林区则以山楂为主。在系列政策鼓励下,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从零散起步迅速扩展至11.3万亩,总产值达到3.1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596元,产业形态逐步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25万亩,覆盖16个镇乡街、205个行政村,带动2.2万户、9.8万人。盛果期果林面积增至9.5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6.8万吨,产值8.2亿元,人均增收5600元。昔日荒山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

科技赋能,生态经济双丰收

多年来,宁城县坚持以绿色林果产业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先后荣获“经济林建设示范县”“蒙富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2018年开始,小城子镇的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引进环保酵素农耕技术,占地500亩的苹果基地全程采用酵素种植。这项技术的原料来源于果园里的残果、落果、植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提升了土壤生态活力,使苹果品质和市场价值大幅提升。现在,酵素苹果种植已推广至五化、三座店和大城子等多个乡镇。

除了酵素苹果,宁城县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苹果。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建立无病毒良种母本园和采穗圃,构建起县、乡、合作社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从自主选育抗寒品种“蒙富苹果”到引进耐低温新品种“新苹红”苹果,良种的不断更新也体现出宁城县在“科技兴果”战略上的创新与坚持。

宁城县现有林果专业合作社23家、国家级示范社3家。以国家级示范社为龙头,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形成“县服务乡、乡服务村、合作社带农户”的服务网络。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包联指导、成立林果产业科研组、引进果树研究所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培训等多项举措,推动先进种植技术直达山乡果园,助力果农掌握科学管理方法,实现果品质量与产业效益的双提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品牌锻造,宁城苹果“香”四方

宁城苹果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成功获得“宁城苹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后,县政府通过统一管理标准与包装规范,系统性提升品牌形象。同步建设宁城苹果博物馆,连续举办6届苹果节。通过农超对接、电商直播、旅游采摘等多渠道拓展市场,积极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推动“宁城宁果”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宁城苹果远销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

10月20日至22日,宁城县组织开展“宁城苹果丰收季 我为宁果来代言”网络直播销售活动,3场直播共销售宁城苹果20万斤,实现销售额67.2万元。

秋风送爽,果香四溢。宁城县将通过不断创新与耕耘,让这条流淌着甜蜜与财富的林果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欣月)

[责任编辑:韩玉峰]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