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我和我的父辈》9月30日公映 章子怡呼和浩特致敬航天人

观影现场

章子怡与观众合影留念


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父辈》将于9月30日在全国上映。9月25日,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诗》单元在呼和浩特万达影城举行专场特别放映。导演章子怡与剧组重返拍摄地呼和浩特,和两位特邀嘉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原院长高崇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火药雕刻师罗怀聪现身影院,与影迷互动。章子怡深情讲述了自己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受到的震撼和感动,带领观众一起穿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诗》单元以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末级固体发动机、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为背景,以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一个普通航天家庭为切口,展现航天人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艰难起步、面对困苦挥洒热血汗水,在戈壁深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开创了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新纪元。

首次当导演的章子怡以一个母亲的视角,回望了那段奋斗岁月,也带观众回忆起那些把青春岁月奉献给“东方红一号”、奉献给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无名英雄和他们身后的小家。章子怡在片中饰演了一名火药雕刻师。这是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众职业,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火药雕刻师接触的几乎都是烈性燃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随着药筒一起灰飞烟灭。

章子怡

为了对我国第一代航天人的生活做到最大还原,章子怡选择在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所用“长征一号”末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基地——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进行拍摄。在筹备阶段,章子怡查阅了大量资料,跟随罗怀聪学习火药雕刻技术,跟随在职员工体验生活,走访看望了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的老员工、老领导和在职职工,深入了解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长征一号”末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过程,以及航天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章子怡向影迷分享了她拍摄时的心路历程:“当我了解到火药雕刻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在中国现在只有极少数人从事这个职业,从第一枚运载火箭的研制到今天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这一高危工作都不能用机械化替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创作帮助巨大,也让我对于中国航天的幕后英雄更加敬畏。”章子怡向站在她身边的两位特邀嘉宾鞠躬致谢。

章子怡(左二)、高崇武(左三)、罗怀聪(右一)与影迷互动

当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家属观看了影片。当影片再现了航天人熟悉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以及中国航天人刻苦钻研、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勇于一次次试错,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来攻坚克难的镜头时,众多观众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在航天科工六院工作了37年的原院长高崇武坦言,电影里的情节真实朴实,剧情悲壮感人,并且夸赞章子怡“认真敬业,用心演了”。

罗怀聪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二车间整形组组长,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入行29年,他精雕细刻火药产品上千发,也亲身经历了父辈与身边战友为热爱的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生离死别。“正因为一代代航天人的大无畏精神,才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影片呈现了航天人的理想信念与精神,看了让人感动。”罗怀聪这样评价影片。

一名带孩子观影的家长说:“电影真实生动,在不经意间戳中了观众的泪点,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王利军  实习生  乌日恒

电影海报


[责任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