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聚焦 > 正文

“慢火车”旅行折射旅游观念变化

据《工人日报》报道,对许多人来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为紧张的日常生活“降降速”,抽出时间,放空疲惫的心灵,放慢忙碌的脚步,去发现日常生活之外的美景和人情。正因如此,虽然飞机、高铁已经十分便捷,但是乘坐“慢火车”对于许多喜爱享受慢生活的游客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目前,旅游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品质游已经取代走马观花式旅游,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游客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愿意为高品质、好服务买单。可见,人们的旅游观正在发生迭代升级,不再一味追求景点观光,而更注重在“慢生活”中享受休闲度假的时光。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曾经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以“慢火车”旅行为例,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仍有81对“慢火车”奔跑在湘西、云贵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530个车站,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一些地貌复杂、风光旖旎的沿线美景更是成为资深“驴友”的“网红打卡点”。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现阶段“慢生活”只是部分人群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和普通市民来说,“慢生活”仍是一种奢侈品。人们是否能够享受“慢生活”,首先取决于经济因素和时间因素。

试想,一个整天为自己及全家老小温饱问题劳碌奔波的人,哪有条件追求“慢生活”。同样,一个人整天为工作岗位和任务指标所困,长年累月为加班加点所累,哪还有精力去享受“慢生活”?可见,若想“慢生活”成为更多人认同并乐于尝试的消费行为,还须当今社会给人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慢环境”。

换言之,“慢火车”旅行,还须“慢环境”伴行。在经济环境方面,应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同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稳定和降低物价,增强公众消费能力,使更多人群拥有享受“慢生活”的经济条件。在时间环境方面,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劳动者可自行调节和安排的带薪休假日。特别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规范和约束节假日加班行为,让人们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慢火车”旅行。

[责任编辑:贾小燕]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