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草原 > 正文

有生命的地方

从不毛之地到万物生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一个托起全世界绿色梦想的地方……

初秋的鄂尔多斯,天朗气清,景色宜人。从广州飞到鄂尔多斯的第二天,便自驾车从康巴什出发,上包茂高速往包头方向行使1个小时左右,再转上沿黄公路往库布其腹地行使50分钟左右,便达到了闻名遐迩的沙漠绿洲恩格贝。想象里,穿越库布其的公路,两旁应该是漫漫黄沙,间或能欣赏到“诗佛”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种壮丽景观。眼前的情景却是:大片大片的玉米一望无际,正显露着丰收的成熟和喜悦;两、三条穿桥而过的河流,曲曲浅浅,水草葱茏,散发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只有偶尔出现的几座巨大沙丘,才让人们意识到这里可是库布其,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啊。在恩格贝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行走在高大茂密的杨树林里,漫步于鲜花烂漫的扬柴丛旁,领略着湿地中的芦苇摇曳和鸟儿飞翔,愈发感受到了恩格贝的神奇和力量。这种神奇和力量就是绿色,就是希望。

接待我的是一位在恩格贝工作多年的友人。他说,从空中俯瞰的恩格贝,已经是一片盈盈绿洲,昔日30万亩黄沙现在有70%被植被覆盖,大片大片的绿把库布其沙漠调和成一幅绿黄相间的彩色图画,昔日的暴君开始向绿色俯首称臣了。作为恩格贝人,说起来他一脸自豪。

恩格贝为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平安、吉祥。历史上,这里曾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然而,干旱、垦荒、过度放牧,让黄沙抹平了这里的景色。最终,牧人失去了草场,农人丢掉了家园,30万亩土地开始荒无人烟。

学术界曾经这样表述恩格贝:“恩格贝位于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西部沙丘高达50-100米,为裸露流动沙丘,北缘沙丘较低,10-30米之间,丘间为覆沙地,零星长着沙生植物,属于净初生产量十分低下的干旱不毛之地。”也就是说,恩格贝是人类已经放弃了的难以生存的地方。人们逃遁,是为了远离死亡。因为,这里没有树木,没有花草,没有飞鸟,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痕迹。恩格贝成了生命的禁区。沙漠是贪得无厌的,你越是退缩,它越是张口血盆大口,不断侵吞着你的生存环境。而在不断扩张的沙漠面前,恩格贝人已经无路可退。1975年春天,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的旧称)给了恩格贝4万元治沙专项经费,并抽调科技干部10多人进驻恩格贝,筹备成立治沙站,拉开了恩格贝人战天斗地的序幕。一直居住在这里年过古稀的杨宏老人就是1977年成立治沙站的第一任站长。张国飞、张志烈、刘铁成、李厚祥、张晓瑾……这些农牧技术人员,滚滚的沙丘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是恩格贝第一代治沙人。

据《达旗地方志》记载,截至1982年5月,恩格贝治沙站已经有草地73000亩,林地11430亩。“荒漠把我们生存的美好环境夺去了,今天你们终于夺了回来,你们给库布其扎上了一条绿色的腰带”。时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陈启厚看到恩格贝的变化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治沙初战告捷,增添了恩格贝人的信心和勇气。1989年春,鄂尔多斯羊绒衫集团决定在恩格贝建立种山羊繁育基地,由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明海负责承包这里的30万亩沙漠。沙漠是很难驯服的,羊绒衫集团600多万元的投入换来的只是点点嫩绿,最后只得撤出了恩格贝。而此时的王明海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沙漠治理好,给恩格贝人创造一个美好家园。他毅然辞职,带领一批志愿者在恩格贝开始了“改沙造田”的绿色梦。他们植树播绿、筑坝拦洪、淤沙造田……几十年如一日,是恩格贝第二代治沙人。

恩格贝人不向沙漠低头、誓与沙漠抗争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位日本老先生。他叫远山正瑛。从1991年到2001年,他一直坚持在恩格贝种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他的影响下,近万名日本志愿者来恩格贝种下了300万棵树木。为表彰远山先生的贡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远山先生还获得联合国“人类贡献奖”。中国国家领导人曾两次会见了远山,评价他为中国治沙作出了重要贡献。

沿着恩格贝宾馆门前的台阶往下走,穿过中心广场来到半月湖畔,这里有远山先生纪念馆,也是先生的长眠地。远山先生仙逝于2004年4月28日,67天后恩格贝的半月湖畔竖起了他的铜像。据说,他的骨灰就安放在铜像的基座里,这是他的遗愿。他曾经说过:“恩格贝是我可以把最后的生命奉献给她的地方。”

初秋的半月湖,恰如一弯新月,四周绿树掩映,郁郁葱葱。湖中的莲叶和水草依然生机盎然,白色通廊、红顶亭台和绿色吊桥,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优雅。微风起来的时候,空气里洋溢着清新甘醇的味道,满满的惬意在心里荡漾。这一切尽收远山先生的眼底,也是先生一生的愿望。要知道,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啊!

而令先生欣慰的不仅仅如此。先生去世的这10多年来,每年都有大批的日本志愿者前来恩格贝种树。先生虽去,精神永存。先生虽去,追梦不停。在王明海、远山正瑛等人的感召下,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恩格贝考察,一批批国内外游客来恩格贝参观,一批批国内外志愿者来恩格贝植树……

如今在恩格贝,你可以看到有中国人寿的青年林、国家税务的中国税务林、中组部的青年林、全国铁路系统各部门的青年林、夕阳红林、延安精神林以及许多个人捐赠建设的公益林。半月湖的弧形岸边,有一面用数以万计的鹅卵石砌成的石墙,鹅卵石上刻有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近万名植树志愿者的姓名。这面墙因而被称之为“绿墙”。当然,还有无数志愿者没有在这面墙上留下姓名。但是,恩格贝是不会忘记他们的,那无边的绿色不就是他们的名字吗。

据统计,自1989年以来的28年间,有国内外300多个组织、20000多名志愿者来恩格贝植树造林。现在恩格贝到底种了多少棵树,我没看到具体统计。不过,30万亩黄沙现在有70%被植被覆盖,已经说明了问题。如今,恩格贝不仅是沙漠绿洲,而且是人类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家园。一位参与种树的日本友人说:“没有树的地方,环境是残酷的。在沙漠的边缘推进绿色,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全人类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边缘开始,一步步地向沙漠挺进,像中国造万里长城一样,一代代不断地治理沙漠。”是啊,在恩格贝种下的每一棵树,都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写照;在恩格贝种下的每一棵树,都寄托着人们的深厚情感;在恩格贝种下的每一棵树,都托举着全世界的绿色梦想。这千千万万棵树的聚集,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恩格贝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恩格贝人,恩格贝人也把恩格贝精神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发扬光大。来恩格贝,不仅仅是旅游、植树,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情操上的熏陶,灵魂上的净化。

在恩格贝,还见到了天赐湖和沙漠大峡谷,这是两块风水宝地,也是大自然的杰作。1989年7月21日,一场特大山洪一夜之间把恩格贝拉开了一条长14公里、宽约200米、深20多米的水沟。洪水过后,沟底泉水涌出,积蓄成湖。勤劳勇敢的恩格贝人因势利导,先后在沟中修建了4座水库,保证了恩格贝的灌溉和饮水。水是魔鬼,也是天使。恩格贝人把自然灾害变成了上天的恩赐,因而取名天赐湖。在恩格贝,天赐湖是异域世界。湖水湛蓝,湛蓝的如此纯净。而天空中的蓝,仿佛从天赐湖里刚刚印染过一般,从上到下包裹着湖边一望无际的绿色。在天赐湖,我是醉了。

1995年夏天,又一场特大洪水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长6.5公里的沙海河谷,后被取名沙漠大峡谷。恩格贝人又因势利导,把沙漠大峡谷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项目。在沙海中乘风破浪,真是一件美妙奇特的事情。

在恩格贝,我们不仅体验到了“敢叫沙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而且体验到了把沙漠变成聚宝盆的科学智慧。从治理沙漠到科学合理利用沙漠,向沙漠要效益,今天的恩格贝正在华丽转身,新能源、新技术、服务业等一批绿色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再一次改变着人们对沙漠的认知。游人到恩格贝,不仅可以观赏多年来的治沙成果,还可以观赏沙漠峡谷、珍禽动物园,体验大型沙地车、骆驼、滑沙等沙地游玩项目,品尝航天品种的绿色果蔬,还可以畅游沙漠科学馆,领略沙漠科学长画卷。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恩格贝的沙漠与绿色之间始终辉映着“坚定信念、敢于突破、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恩格贝精神。恩格贝常绿,生命之树常青。(稿源:鄂尔多斯旅游)

[责任编辑:丁宁]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