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3年攻坚!5万亩“盐碱白”变身“生态绿”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利用“五位一体”、暗管排盐等多项盐碱地改良技术,使农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盐碱地改良成效显著,昔日5万亩“盐碱白”变身“生态绿”,让农民看到了碱滩变良田的希望。

走进荣丰办事处荣义村一组看到,村民王成林正在自家的玉米地里转悠,昔日的盐碱地上,齐膝高的玉米苗长势喜人,王成林脸上难掩喜色:“以前我们这儿地盐碱化严重,甚也种不成,种了出苗率也不高,经过给我们改良以后,效果非常显著,每亩平均增产150斤—200斤左右,给我们增加了收入。”

五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30万亩耕地中,不同程度的盐碱化耕地达123.1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3.4%。这道“硬伤”,严重制约着当地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2018年,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破土动工,项目涉及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1203户4137人,有轻度盐碱地0.75万亩,中度盐碱地2.5万亩,重度盐碱地1.3万亩,盐碱荒地0.45万亩,一场盐碱地改良“土地革命”在这里打响。

项目实施以来,五原县集全县之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工程,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技术2000亩、“暗管排盐”技术5600亩。

除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该项目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改盐”和整地相结合,以盐碱地改良为起点,大面积盘活土地资源,着力破解农田碎片化、积土多、地力等级低等难题,力求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步到位。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新增可耕地4500亩,耕地地力提升1至2个等级,四控技术节肥327.6 吨,减药2.6吨,节水230万立方,农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5%以上,种植结构由4种作物调整为7种,清华等12所院校的科研团队的17个课题落地见效……亩均产值增收300元至500元,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7300元。

土地整治好了,也吸引来了很多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这几天,企业雇佣当地村民点种葵花,荣丰办事处荣义村五组的刘建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建华向记者介绍说:“改良好的土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这样我们还可以再给企业打工,又有了一份收入。”

3年攻坚,让昔日的“盐碱白”变成了“生态绿”,盐碱荒滩也展开了一幅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