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农村建设 > 正文

固阳陈家渠的变与待变

秋末,包头市固阳县下湿壕镇陈家渠村,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葵花垂了头,玉米鼓了肚,泛黄的麦田被剃了小平头。“收购商直接进地收粮,小麦已经没了,你们再不来,荞麦也要没了。”包头日报社派驻陈家渠的第一书记高文岗半嗔怪半兴奋地告诉我们,今年雨水大,幸亏村里修了防洪堤,庄稼收成不错,加上光伏电站挣的“太阳钱”,陈家渠脱贫奔小康底气十足。

见我们带了摄影师和无人机,高文岗眼里冒着光,乐不跌地说:“我带你们多转转,你给我们多拍拍……”语气中,全然是个地道的陈家渠人。

这次采访,我们走了五个自然村,愈深入,愈能感觉到陈家渠已然的变,以及还需的变,这变与待变……带给我们思考与希望。

寻井•问路

当天,是陈家渠村小组挖新井的日子,高文岗说,“趁他们还没动工,先跟上我看看村里的老井。”

我们的车被引上一条河滩路,河干了,大块小块的石头从沙瓤地里支棱出来,把一车人颠得东摇西摆。走走停停20多分钟,终于找到那口老井。

这口绕一圈一分钟的大口径老井,没遮没拦地斜依在土坡坡上晒着阳阳。“过去的井都这样,口大、水浅、敞着怀。你们别小瞧它,服役30多年了,以前,村里喝水种地全靠它。”高文岗说,“这井沿儿是我们后砌的,井盖配不上,幸亏它生的偏,从没掉过人,西梁村那口可真掉过人。”

爬上一条沙滩路,兜兜转转再20分钟,恰在西梁村村口,我们寻到了那口掉过人的老井。

焊接成一整块的厚铁皮牢牢地覆在井口,只留下一道缝任水管乾坤挪移。“这西梁村已经没人住了,但这口井还能用,坡下的缸房口村喝不上水,我们就利用西梁村高、缸房口村低的水位差,把这里的水引下去。”陈家渠村委会副书记刘海飞站在能容纳10来个人的硕大井盖上,讲起这口老井的前世今生。“过去的老井都没井盖,它又打在路口上,挺危险。我们给它焊井盖时还掉下过工人,现在总算安全了。”

我们寻的第三口井,正是翻身壕的新井。翻过两座山梁,曲折狭窄的村路尽头,是人头攒动的施工现场,村民们翘首张望,就连村里的猪呀、鸡呀也来凑热闹。陈家渠村党支部书记张生指挥着吊车,在翻身壕村的上空搬石运砂,机器的轰鸣,让这个寂静村落突然变得生机勃勃。

水,能够带来生机。

7年前,高文岗派驻陈家渠之初,个别自然村缺水问题严重,尤其是缸房口村,老井被泥沙糊死了,村民只得到别的村拉水喝。高文岗向社里求助,包头日报社先后筹资10余万元,给陈家渠掏了12眼老井,打了3眼新井,让陈家渠的水浇地从300亩扩大到1200亩,村民收入翻了番。

路,同样能带来生机。

5年前,高文岗向下湿壕镇争取130万元,修通了陈家渠连接S311公路的水泥路。虽然只有2.3公里,但这条路却成为陈家渠联通外面世界的大动脉。自然村之间的村路,虽不宽阔,尚且平整,它们构成陈家渠的血管。高文岗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村落深处那些曲折、颠簸的河滩路,是陈家渠脆弱衰老的毛细血管,亟待变身,让陈家渠村由里到外地活络起来。

借光•借利

陈家渠村5月18日新建了一座光伏电站,我们早有耳闻。没想到,前往的路途如此遥远、艰难。

驱车40分钟,驶入下湿壕镇电报局村东的一条山沟,走到无路可走时,高文岗指着北面的向阳山坡喊,“瞧,就在那。”北侧山顶上好似扣了一顶镶满黑钻的帽子,面朝暖阳,波光粼粼。

“我们是借人家的宝山采自己的光,简称‘借光’。”高文岗边打趣边介绍道,“电报局村先建了山东头儿的光伏电站,我们看这个项目不错,就和电报局村借了山西头儿,建起自己的光伏电站。”

借光发电,是陈家渠壮大集体经济的大胆尝试。这个项目,从想出来到建起来,一直不被村民看好,“大伙说我们在痴人说梦,我们觉得‘太阳一出来就有钱’的事,别人能办成我们为什么办成不?”在饱受质疑和不懈努力的3年后,陈家渠村委会最终实现了“借光生财”的逆袭。

我们翻沟越岭攀上那顶黑钻帽,光伏板一片挨着一片,好像开阖的嘴唇,和着大山的回响,代言似地讲起陈家渠一桩桩、一件件的扶贫故事。

2015年、2016年,村委会筹集资金,建起了32座1920吨的马铃薯储窖,村民掏4000元,村里补贴1.6万元,解决了陈家渠村马铃薯增产不增收的老大难。

2018年、2019年,包头日报社出资13万元,为陈家渠4个沿河自然村筑起了一道道防洪护堤。今年陈家渠遭遇多场暴雨,再未发生2018年山洪冲毁庄稼、掩埋水井的灾情。

再把光伏电站的内情娓娓道来:这3年,高文岗不知跑了多少趟,终于从市财政局、当地政府跑来79万元的扶持款,建起了这个好项目。

借地之光,陈家渠不屈不挠走出了一条变害为利的脱贫路。

到今年陈家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户25人全部摆脱贫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达到8000元以上。

借天之光,陈家渠研究出了一条一劳永逸的致富路。

“这座光伏电站30年能带来300万元的收益,这笔‘飞来之财’,要全部反哺村民。”高文岗精打细算道,“50%用来扩大村集体经济,20%做公益事业,10%帮助村里15个困难户,每户一年1000元,剩下的20%用于村委会临时安排。”

“也难怪村民会质疑,多少年来,陈家渠村集体经济仅限于种养殖,谁能想到我们竟建成了一座光伏电站。”高文岗点开手机上的锦浪云APP,上面实时显示着光伏电站当日的发电量、用电量和预计收益。他说,每天都有村民主动要求看他的手机、问他今天能卖多少电、能挣多少钱。

一座光伏电站、一个手机APP,把陈家渠的经济利益与这个智能互联的时代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这不单一是经济模式的突围,更是思维方式的解放。高文岗说,陈家渠的改变已悄然发生,待变的火苗,也已经被点燃。

新房•旧粮

翻身壕新井的南坡头,住着老两口张祥登、刘红英和儿子张建光。听说因病致贫的他们,近些年的变化很大。

我们一进院,刘红英就把家养的乌鸡散了一院让人瞧,她一边撒鸡食一边讲起了她家的故事,“我们是山东外来户,儿媳妇跑了,儿子气成了疯子,一病就是20年。”刘红英用袖口偷偷抹着眼泪继续讲,“这些年全靠村委会帮衬,又送鸡仔,又报销医疗费,还帮我们盖起了新房,如今儿子病好了,身体壮实了,还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

人世间,幸福千篇一律,不幸各有不同。张祥登一家的不幸源于意外,幸运却基于人为。为了帮助张祥登一家脱贫,村里没少花心思,送来30头羊、40只乌鸡,报销张建光95%的医药费,还帮他落实了公益岗,张祥登一家成了村里的养殖户,一年收入过5万元。

临别,摄影记者李强将张祥登一家的微笑记录在了镜头里。镜头外,价格不菲的乌鸡蛋一篮篮地堆放在墙角,大院里鸡在跑、羊在叫,张建光用结实的膀子抡着大扫帚清理院落……嘈杂却踏实的烟火气,给这个一提过去就抹眼泪的家撒上明媚的光。

第二座新房的主人是67岁的武建清,我们见到他时,他正握着固阳县信访局王飞和李瑞的手“拉话话”:“今天家里做了好饭,来家哇。”

说起这些年家里的变化,武建清把王飞和李瑞的手握得更紧了:“钱上帮管顶事,房要塌给盖上……”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的固阳方言,武建清却道出了内心的真诚与感动。

武建清和老伴都身患疾病,劳动能力很弱,他们老两口的生计全靠村委会帮扶,“1万也给,5000也给……”武建清掰着指头算起了这些年村里给他的钱,他邀请我们进他家瞧一瞧。

红漆大铁门背后,是一座半拉新半拉旧的房子。“土房要塌,村里本来要给我盖全新的,土房里住着我母亲,挪不动,就一半新一半旧了。”武建清一边解释,一边摁开新房中印有“固阳县2019年水质提升改造工程”的饮水机,接一碗水递给我们,“可甜了,尝尝。”看着武建清捧起碗一饮而尽的样子,甘甜的滋味也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告别时已过饭点,武建清要留我们吃饭:“家里有好饭。”他劝。“什么饭?”我们问。“有肉。”武建清露出真诚的微笑,就连他身后的黑狗、黄猫都在探着头邀请我们。“下回吧,武大爷。”我们婉拒。

武建清站在红漆铁门前摇手送别,不舍和担忧攀上心头,追问内心缘由,全然是因为目睹了他小小院落里铺晒开来的一年收成,那是五六亩地的荞麦。武建清说,“一亩十斗,一斗24斤,今年荞麦跌了价1块8,这点荞麦能卖千数来块。”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在陈家渠的扶贫故事里,我们既看到了及时转换生产方式的好榜样,又在为那些难以摆脱陈旧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作物的农民捏一把汗。

高文岗说,贫困户各不相同,扶贫需要一人一策。有些人可以授之以渔,有些人只能授之以鱼,这就需要扶贫干部精准把脉、对号施策。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