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农牧业 > 正文

达茂旗现代农牧业硕果累累唱响丰收赞歌

起收好的土豆正在装车

文公雪菊成为“致富花”

金色大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

捧起黑色小麦,农牧合作社农户喜上眉梢

红彤彤的樱桃果映红好日子

大型收割机收割藜麦

金秋九月,大地着锦,汗水终于滋润出了沉甸甸的收获,丰收的金色成了此时达茂草原的主色调,大型收割机在滚滚麦浪里来回穿梭,颗颗饱满的葵花盘被压得低垂着头,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了山……达茂大地到处都是一派红红火火忙碌着的景象,处处都洋溢着农牧民喜获丰收的笑脸。

粮食丰收,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达茂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粮食生产安全、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牧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三大重点任务,一路高唱丰收的赞歌,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力前行。

◎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动农牧业优质高效前行

连日来,达茂旗各地的土豆进入了丰收季,农民们在忙碌中盘点着一年的收获。石宝镇元房子村永花合作社的土豆地里,大型农机具往来作业,农民们忙着挑选、分装土豆。今年达茂旗种植的50000亩土豆喜获丰收,良好的光热、土壤条件和充足的雨水,再加上全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让今年的土豆变成了致富的“金豆豆”。看着方便快捷的机械化收获作业,今年种植了300亩土豆的永花合作社负责人王永慧心里非常高兴,“我们永花合作社在政府补贴30余万元的基础上,投资80余万元购进各类农机具,现在合作社全部都是机械化作业,耕地、播种、杀秧、培土、灌溉、施肥、收获各个环节都有配套的农机具。全机械化种出来的土豆,产量和质量都比人工种植出来的好,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减少土豆收获的破损率,更有利于土豆长期储存,每亩能增收200块钱左右,真是既省钱又省力又省心,我这300来亩地今年挣个30大几万不成问题。”

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机械化的目的在于改善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近年来,达茂旗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投资1.23亿元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力打造农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作物生产和机械化建设有了显著提高,土地耕作、谷物播种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同时,达茂旗充分调动农牧民购置农牧业机械的积极性,引导农牧民购进大批的农机具,培植了农机大户,组建了农机服务组织,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达茂旗投入300万元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服务面积达10万亩。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让达茂旗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为广大农牧民进行机械化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达茂旗农牧业机械化总动力达到28.1万千瓦,其中大中型动力机械达到1821台(包括大中型拖拉机1608台,大型谷物收获机156台,其它动力机械57台),小型动力机械0.9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4020台,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2.7万台。成立了1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了230个农机大户,筹建了一个农机协会和一个大型农机维修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得达茂旗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助推特色农牧业 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近日,达茂旗石宝镇红山子村引进试种的200多亩黑小麦迎来了丰收时刻,金灿灿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上演着丰收奏鸣曲。红山子村黑小麦的试种成功,给该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年初,在达茂旗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石宝镇红山子村二楞子合作社投资20余万元,从包头市农科院引进试种了200亩黑小麦。黑小麦属于小麦新品种,具有返青快、抽穗整齐、抗干旱、经济效益好等优势,由于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硒和维生素E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黑小麦还是一种天然的抗癌食物。经过4个月的种植培育,红山子村的黑小麦喜获丰收,伴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黑色麦粒倾泻而出,合作社的农户喜上眉梢。收割脱粒后的黑小麦将拉运到石宝镇面粉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实现有机转换,做成黑小麦面粉再走向市场。二楞子合作社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提升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让黑小麦成为了致富的“黑色金矿”,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根据这几天收割的情况来看,亩产预计达到350公斤,黑小麦进行深加工后每斤能卖到10元钱,每亩平均收入4000元,仅这一项,今年合作社就能有80万元。”红山子村支部书记、二楞子合作社负责人樊二海高兴地说。“今年黑小麦试种很成功,明年想在全村全面推广黑小麦种植,每户种植3亩黑小麦,全村能种1000多亩,到秋收时每户平均能增收4000元,带领全村致富增收。”

近年来,达茂旗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鼓励农牧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增强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前,达茂旗发展出绿头蒜、大葱等各种特色新鲜蔬菜,樱桃、草莓、香梨、火龙果、姑娘等经济林木水果,本地黑猪、草原珍珠鸡、达茂草原羊等农畜产品,可食用玫瑰花、雪菊、黄芪等各类园艺花卉、中药材,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为激发达茂旗农村发展带去新动能。

◎品牌带动提升 结出农牧业发展累累硕果

今年,是达茂旗小文公乡“文公乡情”绿色有机品牌走向市场的第6个年头,在达茂旗的大街小巷,只要提到绿头蒜,大家都会想到小文公乡的“文公乡情”品牌。在小文公乡拉兑九村生长着一种大蒜,因其不生芽、味辛辣、蒜头呈嫩绿色,被称为绿头蒜,多年来,这种蒜在小文公乡特定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形成独具特色的“小文公大蒜”。2014年以来,达茂旗小文公乡为了有效打破规模小、销路少、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引进了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文公乡情生态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和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对小文公乡16.3万亩耕地的农作物原料进行绿色标志认证,认证了包括绿头蒜、小红皮麦、莜麦、荞麦、土豆等9种有机绿色农作物,从此,小文公乡的农牧业走上了规模、集约、产业兴旺的新路子。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小文公乡全乡参与到公司产业发展中的10个合作社1500多农户特别是300多户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输出,大幅度提高了特色产业的效益,农户和贫困户的收入显著增加。

近年来,达茂旗紧紧围绕五项重点工作,以调结构、转方式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农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积极发展有机绿色产业,全力打造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农畜产品品牌带动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持续推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让达茂旗农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几年来,达茂旗品牌收获满满,达茂旗以“培养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思路,加大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畜产品商标注册、有机认证。成功注册“达茂草原羊”等农畜产品商标15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件。自治区著名商标3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订单养殖牛羊达到3万头(只),辐射带动4000余户农牧户增收,建成各具特色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5处。

同时,达茂旗全面推动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完善包头市黄花滩绿色食品园区、达茂旗套马沟农牧业合作社、吉穆斯泰、诗画草原等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逐步形成达茂旗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大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2013年以来,达茂旗在北京、上海、呼市、包头先后设立28家“达茂农副产品直营店(体验店)”,入驻直营店产品的企业(合作社)达到28家,产品涵盖了肉类、面粉、食用油、奶制品、水饺、牛肉干、鸡蛋、土豆、白酒等20多个品牌50多个单品。通过打造农畜产品种养基地、创建农畜产品品牌、建立农畜产品销售网络、探索利益联结机制等有力措施,打造集生产、加工、检测、配送、流通、销售为一体的农畜产品品牌化发展体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达茂旗努力争当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的脚步从未停歇。

吹起丰收的号角,奏起乡村振兴的乐章,达茂旗矢志不渝、努力前行,奋力谱写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