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庭院产生大效益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补隆淖镇新河村,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发展规模小,但是每家都有几分地的院子。如何让群众不等不靠自食其力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当地政府动员村民在庭院里“做起文章”。

9只鸡、13只地蹼、30多只肉鸽让一个农家小院儿生机勃勃。新河村村民卢玲每天用不了半个小时,就把院里这些家禽喂好了。过上四五个月,这些就能销售,一只红公鸡150块钱,一只地蹼190块钱,一只肉鸽20块钱。不喂饲料是最佳卖点,不用送到市场就卖光了。

村里建起微信群组织订购。用不着宣传,卢玲家的鸡和地蹼已经都预订出去了。7月份,卢玲又买了一些小鸡崽儿,养第二茬。

卢玲说,这样一个小院子,喂点儿鸡就能收入2000多块钱。养鸡并不费事,早上、下午两次给倒点儿吃的放点儿水就行。农村鸡不喂饲料只喂玉米,肉质好。

为了推进农村庭院经济,当地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和林果种植的农户给予奖补。养鸡,政府按100%补贴20只鸡崽儿的购买费用;养殖鸭、地蹼、鹅等禽类,政府按50%补贴5只幼崽儿的购买费用;种植桃、李、杏、梨等经济性果木,政府解决部分苗木来源。政策引导下,在新河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发展起庭院经济。

71岁的村民王全林今年扩大了果园规模。政府免费给了10棵果树苗,他自己又买了30棵,还签了1000斤苹果梨的订单。说起卖果子,王全林充满信心:“我的果树上农家肥多,果子的糖分高,特别甜,人们尝到好吃就喜欢买。这个果园儿一年收入万八千,比种地强。”

今年,补隆淖镇新河、夹道、黄土档3个村共有270户农户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庭院经济的种植面积翻了一番。现在引导农民的不再是补贴,而是利润、订单和市场。到年底,镇里预计发放奖补资金10万多元,农户户均预计增收3000元。

补隆淖镇党委书记唐东年介绍说,今年该镇继续扩大庭院经济发展范围,下一步计划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届时农户种养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实现就近销售,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目前,该镇已经初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