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农村建设 > 正文

通辽市五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通辽市将从农牧业集群化发展、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农牧民转移就业、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基层组织建设这五大方面着手,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农牧业集群化发展。通辽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以玉米种植为基础、以攀升价值链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构建横跨一二三产、纵连种养加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提升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今年通辽市将按照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的思路目标,依托各地生态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因地制宜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种养基地,培育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就近加工转化,积极建设一批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农家菜园、康养基地等,促进农牧业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完善,让农牧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牧场,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农牧民利用土地、牲畜等资源资产入股和订单合作、劳务协作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和牲畜适度集中起来,将大批劳动力从农村牧区解放出来,提高农牧业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水平,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激发农牧业发展动力,把小农小牧生产逐步引入现代农牧业发展轨道上来。借鉴推广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玛拉沁艾力合作社的“村社一体管理、联户入股经营”的模式和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获得源牧业公司的规模化饲养和集中托养模式。

农牧民转移就业。2019年全市转移就业农牧民近46万人,全市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07元。目前,全市仍有至少100万农牧民被吸附在土地上,是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今年通辽市决定成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劳务输出协会,出台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方案,各苏木乡镇和嘎查村明确专人负责,发挥好劳务公司、经纪人等作用,统筹做好就业信息发布、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保障农牧民转得出、能致富。

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通辽市将完成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彻底解决一些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全面清理村屯垃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卫生日常清理、垃圾收集转运、人员车辆保障等长效机制,美化绿化乡村环境,持续整治农牧业面源污染问题,切实把“清洁的水、干净的土”这一宝贵资源保护好、利用好。进一步重视建设现代乡村文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美丽家园。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推动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提振农牧民的精气神,孕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辽市今年将下力量夯实嘎查村党支部,选好“带头人”,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彻底清除“村霸”等黑恶势力,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持续开展争创“五面红旗嘎查村”活动,全面完成后进嘎查村党组织整顿转化,不断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三务公开”,探索实施以户为单位、全体覆盖的群众满意度专项测评,将群众意见作为评价村干部履职成效的主要依据。强化保障,足额保障嘎查村工作经费和干部基本报酬,坚决防止发生挤占挪用问题。(记者 杨朝东)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