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资讯 > 正文

冲锋在前 闻“汛”而动 ——记巴彦淖尔移动维护人员汛期通信保障

每次狂风暴雨之后,在抗灾抢险保通信的现场,总会出现这样的一群人,风雨中那湿漉漉的身影、沉甸甸的工具包、轻巧娴熟的技艺、粗糙有力的双手和朴实无华的笑容……这群守护通信“铁兵”冒雨而行、冲锋在前、坚守险处,为人民筑起了坚固的“通信堤坝”。

连日来,巴彦淖尔局部区域突发特大暴雨恶劣天气,引发境内全流域山洪暴发,损毁道路、房屋、电力。同样遭受考验的还有当地的通信网络,通信抢险一触即发。巴彦淖尔移动闻“汛”而动,立即启动防汛预案,组织抢修队第一时间奔赴山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面打响通信保卫战。

趟水前行的“赤脚大仙”

8月16日,巴彦淖尔市磴口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杆路多处被冲毁,光缆杆路倒塌30余根,造成7个基站退服。为了恢复基站通信,磴口分公司维护负责人石凯带领抢险小分队,冒着大雨迅速赶往现场。由于暴雨过大,大面积冲倒了大树和杆路裹挟在一起,给维护人员寻找断点增加了极大的难度。雨水积蓄导致道路中断无法通信,光缆熔接要在河中完成,维护人员的脚紧紧深陷在淤泥中,抢修过程异常复杂。为了加快抢修进度,维护人员赤脚踏进浑浊的河水中,将缆线上缠裹的树枝树叶一片片扯掉。雨水早已浇透全身,眼睛和嘴巴里早已分不清是泥还是雨水,手脚被石头、树枝划伤也浑然不觉。当故障修复完成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已连续奋战了3个多小时。

8月17日,乌拉特前旗黑柳子油坊村附近由于连日降雨泥土松弛导致路边杆路倾倒,考虑到周围群众人身安全以及网络通信畅通,必须立刻排除隐患。维护团队又火速奔赴现场,用双手撑起了即将倒塌的杆路。他们在线杆上来回“穿梭”,光滑的电线杆使维护工作变得艰难,但没有人抱怨一句。2个小时的艰苦工作,隐患被排除了。此时维护人员抬起手,才发现已磨起了一层水泡。

河道中的“星光”

8月16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沿线炭窑口至铜矿光缆多处中断、15个基站退服,严重影响乌拉特后旗城镇、牧区、矿区数万人民的正常通信生活。巴彦淖尔移动维护人员赛峡拉图在接到任务后,与自己的维护小分队冒雨赶往光缆故障点。山洪过后的335国道,到处都是由于山体滑坡滑落的大石,车辆无法通行。维护团队只好下车步行,手提肩扛维修设备赶赴抢险现场。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完成4处故障点的故障定位及抢修工作。此时,光缆中断已持续6个小时。天也渐渐黑了下来,但如果等到天明继续维护,牧区人民将面临又是一夜没有信号的窘境。维护团队思考片刻决定:“坚持干!”用户迫切的网络需求是他们坚持不懈的信念,责任心是他们不停歇的动力,维护人员手中的一盏灯化作河道中闪闪的“星光”。就这样,光缆熔接在荒无人烟的河道中持续了整整7个小时。由于蹲着的时间过长,起身时已无法站立。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断点的抢修工作全部完成。当维护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小雨滴滴答答地下了起来,新一轮的通信保障又将到来……

连续的降雨导致乌拉特前旗额尔登温都尔航天标电缆供电故障,基站断电。拖着疲惫身躯的抢修队员们放弃了片刻的休息,装着油机和工具整装再出发。山体没有车辆通行道路,抢修人员凭着一己之躯抬着沉重的油机向山顶的基站进发。泥泞的道路,疲惫不堪、负重前行,短短的1公里山路竟爬了近两个小时,稍作休整后立刻投入抢修工作,检查油机、发电,一气呵成。此时,入夜已深,山里万籁俱寂,身边又响起了通信抢修的电话……

大雨滂沱,抢修之路泥泞,每一个恢复信号畅通的基站背后,都有着一群“泥巴裹着裤腿,雨水湿透衣背”的移动人。他们冲锋在前,闻“汛”而动,奔波着、奋战着、守卫着,始终如一地用信念和毅力守护着一方水土的通信生命线。(王佳佳、王雅婷)

[责任编辑:姚亚兵]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