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玉米间作大豆新农艺助就包头市产业振兴新梦想

一、新农艺助推我市由农业小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2020年1号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在黄淮海和西南、西北地区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拓展大豆生产空间”。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新途径。

早在2018年,我市在自治区率先引进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东河区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试验示范500亩。2019年扩大到土右旗三个镇示范推广1680亩。2020年,全市推广面积达到2.4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1年,实现全市五个重点农牧业旗县区全覆盖,总面积达到4.5万亩。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尝试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调整结构、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减肥控药、节水节地、提质增效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一田双收、一技多用、粮豆轮作、用养结合。玉米间作大豆新农艺实现了本土化,特别是在积温1800-2200度、降雨量200多毫米的山北地区试种成功,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包头方案”。

二、政策服务加持增产致富有保障

2020年,为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包头市农牧系统组成二十多人的技术指导服务团队,专项开展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并与旗县区农牧部门、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实行政策补贴,结合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项目,每亩补贴200元。高于净作玉米补贴标准130元以上。

同时根据地区实际,统筹相关项目,将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升、秸秆转化等项目,向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户倾斜。与保险机构协调沟通,解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业保险,其中,玉米按1亩面积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大豆按0.5亩实行商业性保险。

为解决玉米、大豆的销售问题,市农牧部门协调国家级龙头企业北辰饲料公司,向所有玉米间作大豆种植户承诺,以大豆高于市场价0.2元/斤、玉米高于0.02元/斤的价格收购,在保障全部产品卖得出的基础上,保证卖得好。

三、技术当家实现“玉米不减产纯增大豆”

几年来,我市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及符合间作的农机具。在种植模式上,根据山南、山北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主推“2+2”、“2+3”和“4+4”模式。其中,因地制宜推广的大豆一穴多粒,成功解决了板结土壤出苗率低的问题;地膜覆盖,解决玉米、大豆除草和干旱地区保温保墒问题;推广滴灌技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做到适时追肥;山南地区推广的2+2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山北地区推广的4+4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同时,选择出当地适宜玉米品种20余个,选用耐阴、适合当地积温条件大豆品种10余个。

相对于模式和品种的选择,实现玉米间作大豆机械化作业是推广玉米间作大豆农艺最大的考验。包头围绕播种、除草、收获等农业机械,在引进玉米精量播种机、一膜双行玉米、大豆播种机、大豆专用收割机等外地现成机具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和农业科研技术优势,农牧业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农机手齐上阵,根据推广需求,自己研制、改装适宜的机械,成功后再请农机具生产厂家绘制图纸、批量生产。几年来,自制了专用隔离除草机,用小麦收割机改装了大豆收割机。通过改装一批、购置一批、研发一批等多种手段,初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专家教授测产结果表明,包头玉米大豆间作田,玉米、大豆平均

产量分别达到820公斤和82公斤,玉米亩产量与包头市山南地区净作玉米持平,82公斤大豆属于纯增,真

正实现了“玉米不减产、纯增大豆产量”的目标,填补了包头市大豆产业空白。按照每公斤大豆6元的市场价

格计算,去除新增成本130元,每亩示范田纯增收入362元。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