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蔬菜大棚里的致富带头人-徐丽荣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有一位蔬菜大棚种植户,她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妇女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她敢想、敢干、敢拼,率先创新创业,带动引领村民致富,她就是当地的致富巾帼带头人——徐丽荣。

苦出来的好日子

走进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的东升春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里棵棵近一人高的枝头上缀满果实,成熟的小柿子宛如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煞是喜人。大棚主人徐丽荣和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小柿子,不仅送给超市,还能提供给游客采摘,每个棚一天的经济效益就是在千数来块钱以上。”徐丽荣边采摘边介绍道。这一批批带有“东升村”标签的小柿子装车后,赶着朝阳被送往附近的超市、便利店甚至是周边旗县,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位于乌拉特后旗阴山南麓的东升村人多地少、土地薄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参加过新型农牧民培训后的徐丽荣认识到,发展设施农业,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条可以致富增收的新路子。“虽然地少,但是大家一直以来都是种大田,村民们对种设施农业从没接触过,好多人都不认可。”徐丽荣回忆道。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徐丽荣和5户村民,流转村民土地130多亩,建成温室大棚17座、拱棚47座,架设了高压电,打了机井,上了微灌等,成立了东升春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干出来的新生活

“只要你们有问题需要解决,叫一声,我马上就来。”这是徐丽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论是选品种、架设备还是学技术,喊一声“徐姐”,问题就迎刃而解。可在合作社成立之初,这些都是徐丽荣致富增收路上的“拦路虎”。

2013年,旗科技服务中心组织全旗种植能手外出学习,徐丽荣首次踏上去山东寿光学习的路,回来后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用到实践中。村民杨树明没有加入合作社前,一直种大田,粗放的生产方式和单打独斗,一亩地平均只能收入一千多元。现在,在村民杨树明的大棚里,翠绿饱满的黄瓜挂满枝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新鲜的蔬菜丰收在望。杨树明告诉记者,“今年棚里的黄瓜产量高、价格好、销售旺,将带来近4万元的收入。”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每年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试种,还在旗里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带领种植户外出学习,转变思想改种设施农业,帮助他们解决种苗、棚膜、肥料等物资和技术,“现在,合作社统一我们所有的种植户,蔬菜每年品质也好,收入也高,反正一切都挺好的”杨树明说。

站出来的带头人

自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发布以来,我市全方位开展控药、控肥、控水、控膜“四控”行动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而我旗的农牧民对标绿色、高端、有机农产品,积极探索创新农作物种植方式、方法,在传统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以高科技铸就农产品高品质,力争早日加入“天赋河套”品牌,助推农业提质增效。“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品质,我们上了物联网这套系统,对温度、光照、湿度随时都能精准地监测”徐丽荣所说的物联网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互联网+农业”。这项技术在合作社的大棚应用后,农户们不仅省时、省心、省力,田里的菜苗也像有了24小时贴身照顾的保姆般,得到了精心照顾。“我们合作社坚持用领先的科技来创新种植模式,转变过去的粗放的经营方式,让好地种出好产品。”徐丽荣说。

合作社成立后,受益的不光是本村合作社的成员,邻村的村民也跟着合作社挣钱。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合作社的雇员赚取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现在合作社社员已达到50多户,带动辐射周边村民120多户。

今年,徐丽荣当选为党代表,在未来5年的任期内,徐丽荣表示,将充分发挥党代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积极传递农民的心声。并尽自己所能帮农民解难事办实事,要依托村里的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好村里的特色产业。记   者:李   琰)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