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永远跟党走 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探寻钢之魂

6月14日9时,“‘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报道组走进包钢会展中心,以“听草原晨曲,铸钢铁之魂”为主题在草原客户端进行直播,带网友重温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动人的草原晨曲,感受了共和国钢铁骄子“钢”刚好的现在。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再一次唤起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

走进包钢会展中心,一幅幅老照片引人注目,这些老照片承载着几代包钢人的心血与梦想。包钢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从1954年筹建至1959年投产,成为当时全国三大钢铁企业之一。建设初期,各种力量、条件远远不够,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保证重点支援包钢》,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股支援包钢建设的热潮,来自22个省55个市300多个企业给予了包钢大力支持。

“正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才有了今天的包钢。包钢的建设,也体现出了中华儿女的意志与毅力。”现年72岁的包钢关工委副秘书长曹凤至为记者讲述包钢建设史时几度哽咽。作为包头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她还为青少年讲述党史。“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我把许多党史故事编成儿歌,孩子们特别喜欢。”

经过一代代包钢人的努力,如今包钢的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京沪高铁62%的钢轨、京广高铁50%的钢轨、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都来自包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一项项成绩也离不开包钢人的自主创新。1976年出生的邢岗,在包钢工作的24年间,坚持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征服了众多技术难题,现已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面对“全国劳动模范”“北疆工匠”等几十项国家及自治区荣誉,他不骄不躁。“我的任务就是做好技术传承和创新,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厚爱。”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这里从此不荒凉,钢城闪光芒。”经典的《草原晨曲》在展馆中久久回荡。“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包钢的建设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智慧和汗水,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团结奋进、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和谐乐章。

记者:吕学先 赵文萃 路兴 薛来 尤琨 莫日根 毕力格 格日勒图

包头日报记者:张海芳 张婷婷 宫伟恩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