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本报记者   戴宏   皇甫美鲜   宋爽

袁宝年  王磊   海军 

见习记者   郭羽

从空中鸟瞰乌兰察布,从东向西,连绵的绿色山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成片的种植大棚……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曾几何时,乌兰察布的穷是出了名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经过6年的脱贫攻坚,到2020年,乌兰察布市10个贫困旗县、750个贫困嘎查村、2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乌兰察布大地处处涌动着奔小康的感人场景。

每年的7月中旬至9月下旬,来自山东、河北的运输车在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的蔬菜交易市场中络绎不绝。如今的南村蔬菜名声在外,很多商家从区外远道而来采购南村的新鲜蔬菜。

然而,在十几年前的南村,售价、销量却要取决于到村里的收菜车,当时都是大田的传统种植,需要自产自销,不但亩产低下,售价也低于平均水平。

2009年,南村建立了蔬菜交易市场,农民卖菜不再受制于一种方式,不但蔬菜价格稳定了下来,而且凭借着土地优势开始向区外销售反季节蔬菜。

2012年,借助京蒙帮扶和引进的技术员,南村建起98个蔬菜大棚,一个一亩两分地的大棚收益相当于过去十亩大田的产量收益。

2020年,户均年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的村民们打起了旅游的“主意”,在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的基础上发展起了采摘旅游。

51岁的村民邓英连从2012年开始承包大棚,并在2018年开始从事采摘经营。她说:“我们都是用农家肥种植,绿色、有机、无污染,从品质、外观到口感,都比市场上的要好上许多。”正在一旁采摘的客人于森连连点头:“这都是纯天然的,你看这西红柿多饱满,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

察右前旗蔬菜联合协会会长张效玲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计划发展旅游民宿采摘,走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的路子,同时要整合土地,实现水肥一体化建设。”

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的兴和县苏木山林场,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落叶松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78.4%,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坐落在苏木山脚下的店子镇卢家营村凭借苏木山资源开设农家乐,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卢家营村农家乐内,村民樊二板一身大红色的着装整齐干净,头发利索地盘在脑后,正忙着做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前我们种地连自己都无法养活,也没有地方打工。现在不一样了,我平时进农家乐打工,等六月份进山采茶,秋天时能采蘑菇,这都是野生的,挺受人们欢迎。”她感慨地说,“现在守着山就能挣钱了,一年纯收入能有两万元。”

兴和县店子镇党委副书记黄玉印曾是县旅投公司派到店子镇的驻村干部,驻村结束后他被任命为乡镇干部。他介绍了镇里的发展规划:“我们将着力打造‘三色’苏木山,红色教育、绿色发展以及金色旅游,带动杂粮杂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发展特色种植、石墨矿产、特色养殖业,把乡村特色转化为乡村优势。”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围绕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整体定位、把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带贫减贫工程”,引进了薯都凯达、德青源、大北农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培育了赛诺羊业、中加种业、阴山优麦等科研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地方扶贫龙头企业。

一个大棚种三个月纯收入能达到两万元!这样的事就发生在商都县七台镇喇嘛板村。这样的收益源于商都县本地企业——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研究马铃薯种子培育,其自主研发的马铃薯种子占全国市场的30%。公司与喇嘛板村专业合作社开展马铃薯原原种合作生产,企业提供马铃薯苗,村民承包大棚进行原原种种植,原原种成熟后企业以每粒原原种2角5分钱回收。一个七分地的大棚内种植7万棵左右马铃薯苗,经过3个月就能收获20万粒左右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一个大棚纯收入便可达2万元。

“产业是兴旺之基、致富之源。哪里产业发展得好,哪里扶贫成效就明显、稳定,哪里就能实现乡村振兴。” 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乌兰察布迎头赶上,在产业布局上,围绕马铃薯、燕麦、冷凉蔬菜、肉牛等主导产业,开展种业技术攻关,巩固建设九大特色冷凉蔬菜种植基地,扩大高标准设施蔬菜建设规模。

5月30日,乌兰察布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揭开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崭新的一页,迎来了有效衔接、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