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新报雷锋服务队】学习垃圾分类 共筑绿色家园

“没想到废旧物品还能换到一盆绿植,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看着自己拿来的的旧纸箱、饮料瓶换成了绿植和垃圾桶,居民们非常开心,并表示今后会从点滴做起,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月23日下午,作为《北方新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公益活动之一,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三角线社区拉开帷幕。活动中,新报雷锋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垃圾分类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手把手地传授相关环保知识。同时,居民们还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以物换物带来的别样乐趣。

家门口的小课堂

当日下午15时,在新城区三角线社区内,坐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在这里,将开展一次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及竞赛抢答活动。

“接到社区通知,今天要在这里开展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午饭过后,就提前来到了社区进行学习,希望能学到更多知识,为家人进行普及。”早早赶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邵春田说着坐到了第一排。

垃圾分类小课堂

活动开始后,负责讲解的老师隋晓艳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像社区居民阐述了实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为居民讲解了垃圾分类法以及垃圾的正确投放。来参加活动的有很多退休的党员干部,听了垃圾分别的知识讲解后,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充分发挥余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按照要求正确做好家中的垃圾分类,为自己、为大家,为社会环境尽一份力。

期间,为了深化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还特意举行了竞赛互动抢答,通过举手抢答的形式向居民提问,知识内容丰富、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过程中,大家不时相互讨论、彼此分享,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

互动答题

“大家想一想,茶叶渣属于其他垃圾还是厨余垃圾?”“哪种垃圾可以进行降解堆肥处理?”“大骨肉属于什么垃圾?”……在垃圾分类抢答中,大家纷纷举手,积极作答,整个竞赛现场气氛热烈。

竞赛中,围绕垃圾分类4种颜色分别什么颜色、过期药品属于什么垃圾、旧衣物属于什么垃圾、抽完烟的烟蒂应该扔进哪个颜色的垃圾桶等知识进行抢答。大家在抢答中,也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学习认知。

通过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和抢答,邵春田老人说,她平时会对废旧电池、金属制品和破碎物品等进行特别处理,通知知识讲解,对垃圾分类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学习。

垃圾分类很简单

“大家注意了,这几个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投放时一定要看清垃圾桶的颜色和标识……”垃圾分类小课堂结束后,新城区三角线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摆放了四个大垃圾桶,以供居民亲身体验垃圾分类。

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前来参与,他们抱着废纸箱,拎着废瓶子、破木桶、旧衣服等杂物来到活动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垃圾放到了正确的垃圾桶中。“其实垃圾分类很简单,关键是有心,打心眼里重视这件事情……”参与活动后,几位居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排队体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翟丽芳老人是众多参与者中的一位,只见她拎着一个废纸箱,排着长队,等待着垃圾分类处理。她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许在我们这一代并不能看到很大的成效,但是它会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其实,垃圾分类并不难,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只要我们自觉地把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扔进合适的垃圾桶,许多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翟丽芳老人这样说道。

“以前,我们家的垃圾总是乱扔一通,完全不知道要分类。通过参加今天这个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回去以后也要让身边的人重视垃圾分类,共创优美社区环境。”居民石富蝉女士告诉记者。

以物换物的乐趣

为了使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大家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本报与新城区三角线社区共同设置了“废品回收,以物换物”环节。在活动前期,为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率,三角线社区工作人员提前进行了活动预告。得知活动消息后,居民们便开始将家中的旧纸箱、旧报纸、旧饮料瓶等废旧物品搜罗到一起,便于参加兑换活动。

换取绿植

当日下午,在废品兑换区,将所带废品放入相应的垃圾桶后,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队领取绿植。“请大家排好队,只要是按要求准备了废旧物品的居民,都能来这里进行兑换……”社区工作人员一边维持着现场秩序,一边为居民兑换绿植。不一会,48盆绿萝便兑换一空。“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不仅帮忙处理了家中的废品,还得到了一盆绿植,非常有乐趣。”居民邵女士高兴地说道。

发放环保垃圾桶

除了“废品回收,以物换物”,工作人员还向参与活动的居民发放了环保垃圾桶,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而此次在用于兑换的绿植、发放的垃圾桶、互动环节的奖品均由三角线社区提供。

特别的手工艺品

当日,现场还进行了废旧物利用制作编织物环节。现场,老师们手把手教社区居民进行废旧物品编织、制作和刺绣等。

废旧物品编织利用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废旧物品,我们可以用这些废旧物品来制作漂亮的手工艺品,一方面实现废旧物品再利用,另一方面以此来锻炼老年人的动手能力和制作能力,也让更多社区居民有一技之长。”内蒙古七色阳光公益联盟负责人何红说,眼前的这些编织筐就是利用废旧的秋衣制作而成,这样的编织筐既环保又实现了废旧物品再利用,这些编织课程深受社区居民喜欢,通过学习编织,居民们家中的废旧物品均实现了再利用,是很好的一件事。

废旧物品编织利用

新城区三角线社区党委书记贾玮告诉记者:“为了普及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动员,三角线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系列活动。先后入户发放宣传单及二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我先行居民投放垃圾评比公示栏,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儿童垃圾分类趣味竞赛等,逐渐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她表示,此次与《北方新报》联合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能够引导社区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本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公益活动已于日前启动。无论是热心公益的市民,还是志愿者协会,或是爱心企业、单位,只要是志愿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弘扬正能量,都可以报名加入新报雷锋服务队。此外,如果您有关于举办志愿服务活动的好点子好建议,也可与本报记者联系,热线电话0471-6651113。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张学博 记者 刘 睿 实习生 王 婧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