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政务新媒体的路别走偏了

随着网络传播格局的变化,政务新媒体空前发展,从“两微一端”向短视频等领域延伸。不少政务账号通过内容与形式创新,助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方便百姓、贴近民生。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贪多求全、层层加码,账号出现“僵尸化”“庸俗化”等倾向,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加重基层负担。

其实,从早期政务网站开始,这方面的讨论就从未停歇。只不过,每当技术革新,这类现象又重新抬头,相应的治理也是一轮接一轮,而后是频频关停、接连注销。

客观而言,政务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相关探索和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但同样的毛病一再复发,则深刻地启示,应当警惕电子化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只图热闹、不看实效,只重数量、忽视质量。基层单位有的流于应付,制造大量的休眠账号;有的碍于粉丝量、阅读量等指标压力,用上一些自媒体的套路,各种蹭热点、抖机灵、炒噱头;有的本为引导舆论,却成了“二次舆情”的制造者。这些不当操作,不单是影响公众观感,还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损害部门形象。

国家对政务新媒体的开设、管理有明确要求,归根结底要落脚在“政务”与“权威”上,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政务新媒体的根本是推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向网上延伸,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

网民在哪里,服务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办好政务新媒体要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正确导向,避免重复低效建设,靠及时更新、加强互动增强实效,切实为基层减负,做好连接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