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身边的榜样】韩佳彤:用创新精神助力首府城市建设

这几天,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呼和浩特市同心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佳彤,又在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开始了新的创新工作。

他主持研究并实施的呼和浩特二环快速路智能限高限载与监控集成系统的各种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研发的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城市生命线)大数据及安全管控平台的搭建及系统开发也还有很多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带领工作室团队深入钻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创造新的业绩,为首府建设做贡献。”韩佳彤说。

对于韩佳彤来说,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他创新的战场。

为推动首府城市建设创新发展,2015年,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组织创建了以韩佳彤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首府城市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开展技术创新。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 韩佳彤带领工作室团队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攻克了首府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项难题,创造了一个个建筑样板。

2016年4月,施工难度非常大的呼和浩特市地铁新华广场站需要在3个月内恢复路面交通。韩佳彤借鉴国内外优秀地下工程设计理念,创造性地把“盖挖逆作斜交施工法作为主要工艺”并付诸实施,仅用了43天,就完成了任务,为我国市政工程技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法和工艺。

2019年,呼和浩特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需要在昭乌达路和哲里木路架设高架桥,如果桥面采用混凝土现场浇注施工,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会阻碍地面道路形行人和车辆通行。韩佳彤主持的《高寒高烈度地震区城市高架桥预制拼装关键技术研究》正好派上了用场,他创造的新工法(即弹性支点法)填补了行业和自治区标准空白,并在西北地区应用推广。

利用创新工作室,韩佳彤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重点科研项目,他带领工作室创新团队在《呼和浩特二环快速路智能限高限载与监控集成系统技术应用研究》科研项目、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中心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成功转化。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将消防建审职能划入住建部门,韩佳彤带领工作室创新团队在一个月内成功研发了消防工程验收软件,搭建市级行业消防项目验收平台和9个旗县区分平台,及时消化处理了三千多个积压消防项目的验收工作。

韩佳彤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历时3年组织编写的8册《内蒙古“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技术成果系列丛书》填补了内蒙古地铁建设标准的空白;他和工作室团队成员精心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街道设计导则》《呼和浩特市无障碍设计规范》2019年均被自治区住建厅作为地方标准颁发,结束了自治区无上述两部标准的历史。

作为一名蒙古族党员干部,韩佳彤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持并参与了内蒙古人才基金资助项目《蒙古族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草原城镇公共设施适宜性规划模式研究》《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城镇开放空间研究》《内蒙古草原生态民居体系研究》《内蒙古绿色建筑研究》等多项重点工程,培养了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等3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辛勤努力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韩佳彤主持国内重点工程100多项,主持完成工程设计230余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多项,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数百亿元。他创建的实现永久性地下结构侧壁挡土结构“桩墙合一”技术,在呼和浩特市重点市政路网丁香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实践应用,得到国家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并在全国推广。他和科研团队研发的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城市生命线)大数据及安全管控平台搭建及系统开发技术成果经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查新确认和国家专家评审组评定,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市政交通建设工程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首府建设日新月异,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和我的创新团队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切实将技术创新应用到市政建设方方面面,努力在打造品牌上迈出新步伐。”韩佳彤说。(记者  苏永生)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