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巴彦淖尔:主动作为 系统推进 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近年来,巴彦淖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湖两海”治理和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作为,系统推进,通过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市情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要政策,搭建了一批重要平台,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在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乌梁素海风光 张蒙/摄 

“要加强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重点湖泊污染防治。”

“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湖两海”治理和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要求,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巴彦淖尔市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主动作为,系统推进,研究制定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配套办法,推动生态治理保护和现代农牧业发展实现互促共赢,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打破了“胡焕庸线西没有经济繁荣”的定论,闯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站在新起点,巴彦淖尔正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重要特征,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奋力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1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丰收 段忆河/摄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是巴彦淖尔的优势所在,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河套灌溉农业发达,历史悠久,因盛产优质农畜产品而闻名天下,“河套”本身就是个品牌。但多年来,农业初级产品多,品牌小而散,没有把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很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虽然近年来全市各地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在局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看,从长远看,困扰河套农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乌梁素海治理问题,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巴彦淖尔需要找到一把钥匙,破解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深层瓶颈,打开融入新时代发展潮流的大门。 这把钥匙就是新发展理念,它打开了人们头脑中那扇紧闭的门,让人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更加具体、更加深刻。正如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指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巴彦淖尔绿色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而绿色发展又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只有两者统筹推进,才能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三盛公水利枢纽 

一幅全新的发展蓝图,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渐成型。在总结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市情实际,巴彦淖尔市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要政策,搭建了一批重要平台,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在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什么叫因势而谋?什么叫顺势而为?就是说一点星火就能燎原,一道裂缝就能破冰。把优化结构作为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把生态优先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把品牌引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依托,把产业融合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巴彦淖尔市委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规划设计,破解了困扰巴彦淖尔多年的发展瓶颈,让人们看到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02 坚持科学谋划,率先探索新发展路径

设施农业 苗增泰/摄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革命,不仅要在发展理念上有根本转变,还要善于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以超常规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正如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指出的,“要以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引进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直接与先进生产技术和模式接轨,体现后发优势,不走弯路。”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做好规划,是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工序”。巴彦淖尔市委坚持规划先行,在全区率先出台了一套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在产业规划上,以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编制了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盐碱地改良、农文旅融合发展等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产品质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和涉农资金整合、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小麦种植等配套办法,指导和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坚持“全市一盘棋”,明确各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坚决不引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保护好河套这块净土。在产业重点上,大力发展粮油、果蔬、肉乳绒、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培育一大批“农字号”大型龙头企业,努力形成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把产品做到高端,把产业做到极致,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布局。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规划,为巴彦淖尔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线图”。只有集中力量,才能保证重点;只有集中资源,才能实现突破。一个全新的机构——绿色产业统筹发展办公室——肩负着统筹绿色高质量发展重要使命应运而生了。在地市级政府部门中专门设置这一机构,在全国尚属首次。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化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它将发展大产业、净化大生态、落实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做强大品牌等职能集于一身,着力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在统筹推进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及中外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成为巴彦淖尔发展绿色产业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在它的引领和服务支持下,全市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近300家,年销售收入近400亿元,全市2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年产业化收入达到11000元。

五原县润海源实业有限公司 胡东育/摄 

成立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和淖尔开源实业有限公司两个国有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巴彦淖尔的又一创新举措。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打造巴彦淖尔市农牧业领域的“航空母舰”。淖尔开源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等任务,通过保护好河套这一片天赋水土,推动更多优质农产进入高端市场。两个国有公司的运作,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沿黄各地加强协作交流。2020年9月,巴彦淖尔率先发起、成功举办了首次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协作会议,5省区22个市(区)和2个农高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协作机制协议》,建立了地区之间的交流协作协商议事平台,开启了共抓黄河生态大保护、携手现代农业大发展的新征程。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根精准有力的“指挥棒”。巴彦淖尔市委创新提出“亩均效益论英雄”理念,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区前列。立足巴彦淖尔实际和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巴彦淖尔市委提出了一个激励性目标:通过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营、产业融合等综合措施,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三分之一的优质耕地亩均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干部和企业家开始思索,如何提升“亩均效益”,并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涌现出一批亩均综合效益超过2万元、甚至达到10万元的典型。金伯利农场采用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物质装备和技术创新水平,2019年农场亩均产值突破2万元。鲜农万亩田园综合体示范园智能温室引进了荷兰品种串柿,通过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更是创造了亩均产值60万元的奇迹。

鲜农万亩田园综合体示范园智能温室 

03  发挥特色优势,加速集聚新发展动能

浩彤油菜花田 王联柱/摄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好生态仅靠治理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守住绿水青山。”“抓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在充分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深入研判市情实际后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无疑给巴彦淖尔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更大的格局。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巴彦淖尔正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乌梁素海的傍晚 诺敏·何/摄 

——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巴彦淖尔境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我国第八大淡水湖,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治理好乌梁素海,是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治理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乌梁素海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流域全要素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才能彻底消除生态隐患,为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为保障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近年来,巴彦淖尔在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的同时,超前谋划、抢抓机遇,争取并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在乌兰布和沙漠、城镇和工业园区、河套灌区、农村牧区、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以及乌拉山、乌拉特草原同步实施点源、面源、内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乌梁素海湖区水质稳定在五类,局部达到四类,治理做法入选全国“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乌梁素海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入湖水质,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提升,一举多得。总书记的肯定,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干劲。我们要抢抓国家实施黄河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的机遇,积极推进乌梁素海生态补水专用通道工程、黄河生态廊道、大型现代化灌区建设及渠系网格化生态化治理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打牢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有机草场  邢皓/摄 

——同步引进以色列防沙治沙集成技术和以色列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乌梁素海流域上游,其治理关系到黄河和河套平原的安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治理初见成效。2019年8月,巴彦淖尔邀请以色列考察组前来考察洽谈合作事宜。随后,一期投资15亿元的中国和以色列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迅速落地,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成为全国首个同步引进以色列防沙治沙集成技术和以色列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城市。2020年10月,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列入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巴彦淖尔成为防沙治沙用沙的标杆示范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我们将高质量完成好中以合作项目,积极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彦淖尔经验”。

河套公园 黄河/摄 

——建立地市级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正在迅速崛起。走进今日巴彦淖尔的城市乡间,只见建筑整齐、设施配套、绿树环绕、小溪潺潺,一幅生态美、百姓富、乡愁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与过去脏乱差的景象截然不同,这样的华丽转身始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党的十九大以来,巴彦淖尔积极对标中央要求,抢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发展目标,于2017年引入中科院傅伯杰院士,建立了第一个地市级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以“让生态融入城市,城市农村融入生态之中,生产生活融入生活之中”的生态保护理论为指导,开始了新一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今,巴彦淖尔城镇化率达到54.9%,70%的耕地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8.5%,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27.7%,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一座特色鲜明、绿色健康、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正在黄河之滨迅速崛起。

产业兴、产品精 

——以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初步构建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巴彦淖尔市委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在全区率先提出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河套平原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矿山、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石墨烯、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文化旅游等项目引进建设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综合施策,初步构建起了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天赋河套农产品受欢迎 

——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彦淖尔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从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到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京西宾馆、北海舰队,“天赋河套”这一全区首个以政府为背书、以绿色有机为标准、基于巴彦淖尔特色优势产业的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推崇,2018年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位,2019年荣获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等10多项大奖,2020年一次性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第一等5项荣誉。目前,“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实现溢价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5%以上。在“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巴彦淖尔农产品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连续12年居全区首位,品牌化、高端化和绿色生产理念逐步融入到巴彦淖尔人的骨子里。“天赋河套”品牌正在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成为有效提升巴彦淖尔形象、提振干部精气神的重要抓手,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巴彦淖尔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成立“天赋河套”农产品联合质量管理中心,制定了185项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和品牌退出机制,保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今天,“天赋河套”品牌已经成为绿色、有机、高端的代名词,成为推动巴彦淖尔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巴彦淖尔的又一张“金名片”。

高标准农田建设 王联柱/摄 

——推广应用盐碱地治理的集成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巴彦淖尔在全区第一个将盐碱地治理的集成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并对各方面技术进行比对探索,在盐碱地改良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73家企业,进行21项改盐新技术试验比对,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找出有效治理办法,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成为全国样板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2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51万亩,优质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粮食产量稳定在60亿斤以上,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据测算,河套灌区高标准农田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60亿斤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河套”。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机制创新:一是制定涉农涉牧资金统筹整合实施办法,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和“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制定土地流转实施办法,建立土地流转费用优先高标准缴纳农民养老保险、分年度支付、定期增长的机制,保障农牧民长期可持续受益。土地流转改革创新实践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个典型案例》,是全区唯一入选的案例。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 

——建立黄河流域综合性种质基因库,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种质资源是推动现代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黄河流域首个综合性种质基因库——总投资4.5亿元的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2020年5月在巴彦淖尔启动,建设内容包括种业科技博览馆、种质资源应用馆、种质资源保存库、土壤保存库、种质资源博物馆、种子检测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作物及其他功能性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有力支持,为农企及农牧民培训交流以及国内、国际的种业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便利。

金伯利农场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为农牧业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金翅膀”。近年来,巴彦淖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柔性引进邓兴旺等30多位院士和专家,开展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加强现代农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牧业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金翅膀”,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作为全区首个申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项目的盟市,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项目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目前,农高区核心区基本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农畜产品交易等各类企业43家、产值105.2亿元。此外,建成中美金伯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5个中外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农牧业示范园区130个、田园综合体29个,示范引领效果逐步显现。

遨游书海 陶格斯/摄 

跨上马背  陶格斯/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首“十三五”,巴彦淖尔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所有探索、努力、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发展阶段,巴彦淖尔的资源禀赋条件、生态战略地位、产业发展基础、向北开放区位和国家功能定位相互叠加的优势更加凸显,只要我们上下一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把巴彦淖尔的“十四五”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记者:王剑 王紫丁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