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食品安全见实效

延长监督链条 构建网状格局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食品安全见实效

●本报记者 云静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创新监督方式,通过“明察暗访、问题清单、跟踪问效”的立体式监督方式,在持续8年跟踪监督的基础上实施常态化监督,促进了首府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进程,保障了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明察与暗访合成监督“利器”

“拉运待宰牛羊的车辆怎么没有运输登记记录?”“这些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在哪?”“卫生监督所派驻的协检员为什么不在岗?”这是凌晨时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会同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最大的两家定点屠宰企业检验检疫情况进行突击暗访时的现场对话。

面对白天空空的屠宰企业厂房,为了看到真实情况,就有了按照对方的工作时间点的突击暗访。通过这次暗访,发现存在农牧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多个食品安全问题。

为此,一场为期60天的畜禽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拉开序幕。此后,在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占全市鲜肉市场份额80%以上的两家定点屠宰企业分别投入300余万和90余万元,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6月4日凌晨两点,时隔一年多,在全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程中,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再次对两家企业进行暗访,以持续跟踪监督,推进创建工作,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调研高校食堂食品溯源、工地食堂环境卫生、检查餐饮服务场所的餐厨垃圾去向、暗访大学城无证“黑餐馆”、突查居民区里的“小饭桌”……这些年,在“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看到了更多食品安全领域中最真实的情况,掌握了更多第一手信息,使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更有力有效。

“问题清单制”让人大监督掷地有声

2018年,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对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实行“问题清单制”,并对办理情况进行专项视察。通过推行清单式审议意见,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全市食品安全中的重点突出问题:

市公安局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有编制无人”的问题得到解决;

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环保部门实行了“废油脂去向审核备案”“废弃食用油脂回执”“全程跟踪”三项监管制度,并在人大常委会要求下,对全部地沟油运输车辆加装了定位系统;

全市18家餐饮具消毒企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关停、重组、提档升级工作,在生产流程关键节点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使餐饮具消毒企业喷淋清洗环节不使用活水、污水暂存池不符合环保要求、生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得到解决;

大学城一批无证餐馆被取缔……

坚持民生导向是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推进问题清单制的第一原则,其改变了以往人大审议意见过于宏观,相关政府部门不好落实,人大与政府间文来文往、纸上监督的弊端,强化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履职意识、责任意识,使问题“针针入穴”,也让监督实效“吹糠见米”。

跟踪问效 释放监督威力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深知做好人大监督工作要有钉钉子精神,对一些痛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长远谋划,持之以恒监督,久久为功用力,增强监督的“韧性”。

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审议意见的办理不放松,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审议意见采取“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形式。

2013年对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视察,对发现的小餐饮卫生条件差、无证经营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14年为了进一步巩固监督成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实施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1号议案”办理情况的督查;

2015年、2016年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情况视察,再次对小餐饮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2017-2020年连续四年聚焦废弃食用油脂收集处理、屠宰企业检验检疫、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问题,并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

8年来,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在监督过程中延长监督链条,把初次监督与跟踪监督、把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把进行专题询问与督办问效、把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结合起来,构建起人大监督的网状格局,让监督权释放出了更大效用。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