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2020,我们一起走过】“扶贫政策就是我的另一只手”

左臂抵住面盆,右手张开五指,娴熟地在里面来回抓拌白面和水,不到一刻钟,修大娘就用一只手和出了一个大面球。“身体残疾了,但志气不能残。虽然我只有一只手,但扶贫政策就是我的另一只手。”修大娘说。

修大娘名叫修英丽,今年61岁,曾是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儿子患有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出生至今瘫痪在床。修英丽在20岁时被农机具铡掉了左手,母子俩都成了残疾人。可她生性要强,办过粮米加工厂、上街卖过菜,但总是差点条件、资金和运气,结果创业连连失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5年末,修大娘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乌兰浩特市推出“菜单式扶贫”举措,她家选择了设施农业和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每口人1.5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及2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一家三口仅自费5000元就得到了一座温室大棚和一处50平方米的住房。

2016年,义勒力特镇依托紧邻乌兰浩特市区的区位优势、路铁空交织的交通优势以及林茂水丰的生态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从那年起,嘎查主干道两侧陆陆续续开起10多家农家乐,家家生意火爆。

不甘于现状的修大娘把之前自家关停的粮米加工厂也改造成一家农家乐。“我们义勒力特嘎查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两年,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今年我还雇了3个服务员。”单手和面的修大娘高兴地说。

“现在,我家的产业主要是两大块,一个是大棚,另一个就是农家乐。大棚离房子很近,出门去棚里干完活,就可以去农家乐备菜备料迎接游客,生产生活两不误。”修大娘说。

为了提高大棚的产值,修大娘家的大棚放弃了种黄瓜、柿子等蔬菜,改种60棵樱桃,大娘说明年就能产果,大约能产600斤,每斤能卖120元左右,比种蔬菜收入能提高三倍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大棚一年种两茬蔬菜,净赚2万元,明年樱桃丰收了,大棚收入预计能达到6万元以上,农家乐一年纯收入也能达15万元以上。“扶贫政策落地,让我这个一只手的人脱了贫。以后,我要凭着这只手致富奔小康,过上更好的日子。”她说。(记者  赵弘)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