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核心经验:搭建《指南》与幼儿园具体活动的桥梁——在幼儿课程中落实减负提质的实践经验

《指南》自颁布以来,便成为了每位教师、园长的人手必备手册,也成为了各类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日常考核评估、学习教研的必修内容。很多幼儿教师也将《指南》背诵的滚瓜烂熟,看上去收获很大、很专业,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应用中却捉襟见肘、无从下手,我们称之为不能很好地运用《指南》指导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架构和实施。这是很多幼儿园教师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

本着求真和求专的精神,康十一幼的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个问题:如何将《指南》科学的精神有效落地、指导教师实践?如何运用《指南》具体明晰地帮助教师实际操作?如何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全面系统便捷地运用《指南》? 有没有一种方法或内容,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既科学(全面落实《指南》精神)、又轻松地(减轻教师盲目学习、研究、计划、组织与实施的负担)实施课程?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康十一幼的老师们找到了一条路径,那就是给《指南》和教师组织幼儿具体活动之间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核心经验,这座“桥梁”能够确保幼儿与教师这对双主体在课程行径中走的正,即符合《指南》精神,也走的稳,即高质量地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经验”?具体又是怎么实践的呢?

“核心经验”最初来自于注明的认知发展课程——高宽(HIGH/SCOPE)课程,它主要强是描述学前儿童社会的、认知的、身体的和情感的发展状况,强调儿童主动获取学习经验,是儿童发展比不可少的要素。

康十一幼在实践中所依托、吸纳和运用的“核心经验”来源于《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其主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指南》中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以及不同年龄的发展参考指标,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学习理论,制定的一套核心经验。

有了这套系统贯穿于每个主题活动的核心经验,教师便能清晰、便捷地围绕核心经验展开主题课程实施,即从核心经验出发来选择相应的活动,且每个主题中的核心经验呈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例如,在社会领域中,《指南》将儿童社会性领域的发展划分为七个目标,分别是:交往意愿、同伴交往、自我意识、尊重他人、群体活动、社会行为规范和归属感。七个目标中,儿童需要达成的核心经验又分为不同的年龄水平。例如,在“自我意识”中,对于三到四岁儿童而言,主要是知道自己喜欢的活动,自己能做的愿意去做;四到五岁儿童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五到六岁则要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与此相对应,在小、中、大班的主题活动中,分别有如下核心经验:在小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能自主选择自己的游戏与角色;中班活动中,幼儿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对于大班幼儿,能在“特别的我”主题活动中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知与评价。正是经由如此设计的活动,儿童经历了自我意识发展所必须的核心经验,最终提升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核心经验,搭建了《指南》与幼儿园具体活动之间的桥梁,为教师组织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明确了正确方向、减轻了盲目研究课程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