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是党在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创新,是内蒙古自治区独创的基层文化服务方式。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基层服务工作,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遍广袤草原。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详细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回想三年前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回首乌兰牧骑走过的路,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群众,这是乌兰牧骑永葆生机活力,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的根本原因所在。乌兰牧骑砥砺60载形成的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深刻体现并切身践行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生动体现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则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坚持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标准。

人民群众是文艺表现的主体,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一直以来,乌兰牧骑始终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为人民服务视作天职。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据边疆少数民族特点,在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基础上,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以贴近农牧民生活的文艺作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引领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文化使命。

人民需要艺术,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乌兰牧骑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创作出诸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传之后世的优秀文艺作品,如《雕花的马鞍》《牧民歌唱共产党》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传得开、留得下,关键在于广大乌兰牧骑人把握住了时代脉搏,用文艺作品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因此,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的关键所在,乌兰牧骑是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生动实践者。

二、紧紧依靠人民,是乌兰牧骑创新发展的基础

紧紧依靠人民是对“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集中表现,体现了人民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强调:“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的确,艺术滋养人民,人民反哺艺术——人民需要优秀的艺术作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艺术需要人民提供创作灵感和素材、推动文艺的创作创新。

刚刚成立之初,乌兰牧骑在“用什么东西为农牧民服务和采取什么组织形式、用什么方法去服务”等问题上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在农牧民群众的启发和帮助下,确定要以反映农牧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用富有浓郁民族地方特色文艺表演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等。一直以来,乌兰牧骑因其文艺作品和表演形式灵活新颖、贴近生活,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等的特点,深受农牧民的喜爱。对于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著名歌唱家拉苏荣说:“是乌兰牧骑为我提供了广阔舞台,是草原牧民造就了我这个歌唱家。”朴实的话语不仅道出了历代乌兰牧骑人感恩人民群众的心声,也深刻揭示了乌兰牧骑在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中,推动文艺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乌兰牧骑是一支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工作队。因其具有“短小精干、一专多能”等特点,在广大农牧区采取巡回的方式进行宣传、演出等服务。乌兰牧骑队员在基层完成宣传、演出、服务等任务之余,还辅导和培养了一大批农牧民文艺骨干,以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挖掘基层文化服务供给潜力。这不仅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自我供给能力,也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乌兰牧骑队员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汲取人民智慧,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目前,内蒙古乌兰牧骑已经由成立之初的2支队伍、12位队员发展成为75支队伍、3000余人的综合文化服务工作队。这一切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是人民群众造就了今天的乌兰牧骑,使其历经风雨,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其根本就在于党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在于我们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三、不断造福人民,是乌兰牧骑永恒的初心使命

不断造福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乌兰牧骑是党在内蒙古创造的文化工作队伍,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始终保持乌兰牧骑的红色基因不变,扎根草原、扎根基层,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不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活跃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的任务,还担负着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乌兰牧骑始终致力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人民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回顾曾经,乌兰牧骑极大地丰富了基层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远农村牧区的社会风貌。在新时代,乌兰牧骑奋勇向前,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组建220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专业志愿者队伍,到2000多个服务点面向基层提供文艺、政策、科技、卫生、脱贫攻坚等综合服务。2020年,自治区启动“乌兰牧骑月·一切为了人民”主题活动,让乌兰牧骑“面对面”走到老百姓当中,“实打实”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心贴心”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这一切的探索与实践也再次验证和体现了乌兰牧骑以人民为中心、不断造福人民的理想信念。

乌兰夫同志在纪念乌兰牧骑建队30周年时曾经说:“内蒙古40年来的建设成就,有乌兰牧骑的一份功劳。”这句话高度概括并肯定了乌兰牧骑在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乌兰牧骑在数十年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在促进内蒙古各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等层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建设文明内蒙古是当前全区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建设文明内蒙古的根本途径,乌兰牧骑在新时代充分发挥文化动能,在推动内蒙古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哪里有需要、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去;始终坚持与基层农牧民和衷共济、团结互助,拉紧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精神纽带,极大地促进和维护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安定团结。因为,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文明内蒙古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文明内蒙古是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安定团结、造福人民群众的根本目标。时至今日,社会在不断发展,条件在不断改善。乌兰牧骑的演出车辆也从最初的勒勒车、骑马、骑骆驼,发展现在的专业演出车;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化,唯有乌兰牧骑与基层人民亲如一家的关系没有改变、唯有乌兰牧骑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造福人民的那颗赤诚的初心未曾改变。

四、牢牢植根人民,是乌兰牧骑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

牢牢植根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也是一代代乌兰牧骑人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着的真理。

1957年,自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开始,乌兰牧骑队员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一同参与剪羊毛、修羊圈、打草等生产生活劳动,在劳动闲暇为人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文艺演出、辅导基层文艺骨干、举办科普展览等服务工作。此外,乌兰牧骑队员还出现在抗疫防疫的前线、出现在抗洪救灾的堤坝上。可以说,在任何危难关头,在任何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乌兰牧骑队员的身影。乌兰牧骑队员的行为体现了其真心热爱人民群众、热爱基层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乌兰牧骑队员植根于人民,将自己视为人民群众一份子的宝贵品质。而这样宝贵的精神品质,历经60余年风雨的洗礼丝毫未曾改变,影响并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人始终不畏艰难,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乌兰牧骑贴心的服务和感人的行为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印入脑海里,也受到了农牧民的真心爱戴和称赞,他们说,“我们的乌兰牧骑好”,并称乌兰牧骑队员为“我们的孩子”。这种超脱了血缘、超脱了民族、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是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的动力所在;也是乌兰牧骑永葆生机活力、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根基所在。

当前,乌兰牧骑已经成为内蒙古独有而珍贵的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乌兰牧骑发展壮大的60年,是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60年,是牢牢根植于人民、践行“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60年,也是乌兰牧骑在艰苦磨砺中铸就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的60年。曾经所有经历的艰辛和磨难、所有付出的青春和汗水,都已成为今天的成就和荣誉;今天所有的努力和进取,都是乌兰牧骑积攒的力量和梦想。未来,乌兰牧骑必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际工作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的发展。

(作者:斯芹 单位:内蒙古党校社会管理与文化教研部)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