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壁画印着渊源流长的中华思想

据专家学者考证,阿尔寨石窟营建于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里面的壁画在西夏和蒙元时代达到了创作巅峰。一幅幅壁画上,柔和的线条、瑰丽的想象,不仅刻录下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更展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活跃着的文化繁荣。

巴图吉日嘎拉是阿尔寨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70多岁的他爬上陡峭的石窟有些费力,但他依然保持着每个月来一趟的习惯。从事阿尔寨石窟壁画研究40多年来,他写了上千篇相关的文献著作。这段时间,他的研究内容与28号窟里一幅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壁画有关。

巴图吉日嘎拉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有西域文化的痕迹,又有中原文化的介入,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世俗方面的东西,多元文化的一种现象。

巴图吉日嘎拉描述的就是这幅千人礼佛图,壁画里,人们簇拥着,身穿各自的民族服装,在一起辩论、交流、学习,证明了千年之前的这片草原上,就有多民族交融共生的文化。

阿尔寨石窟之所以有着“草原敦煌”的美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28号窟里的壁画与敦煌莫高窟465号窟的壁画内容如出一辙,里面有个性鲜明的神佛造型,也有丰富多彩的山水图景,多元文化融汇其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戈壁草原流淌到大漠敦煌,跨越1800多公里。

莫日根其劳阿尔寨研究院院长:蒙族文化、汉族文化、藏族文化,在阿尔寨石窟里面,随时都能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

阿尔寨石窟的31号窟里,一面墙上是没有完成的壁画,周围记录了一圈回鹘蒙古文字和梵文,来自国内各大高校考古专业的专家学者们对照史料文献对它们进行注解翻译。

冉万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窟型种类丰富、壁画种类丰富。这里有能够反映汉传佛教的题材,也有藏传佛教的特点,证明中原文化和汉传文化在内蒙古一带进行了交汇,也能够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多元一体的特点。

作为我国迄今发现的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阿尔寨石窟凝聚了一代代画师的心血。当年在墙壁上描画的人们早已远去,文明与文化却永远留在了这里,记录着曾经的交融、交流,诉说着千年中华智慧。

巴图吉日嘎拉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对于大国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资料,几百年中国民族关系的问题,团结发展的象征。

千年之前的画师巨匠,把艺术融进这里的每一寸壁墙,千年之后的我们,在线条纹路中寻找中华民族的智慧。白云星空在阿尔寨石窟上空飘过了1600多年,今天我们修补时间为它带来的变化,想让它回到曾经的模样。我们加大力度保护阿尔寨石窟是因为它生动讲述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文物中见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保护文物,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才更能知道我们向哪里去。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