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课堂+殿堂,有热度更要有深度

最近,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速博物馆“进”校园,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考核和效果评价;各地文物部门要将其纳入博物馆定级评估、运行评估、免费开放绩效考评等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

博物馆藏,大开眼界。无论是历史博物馆还是自然博物馆,无论是地方风貌还是特色技艺,博物馆都在以其博大恢弘向游客展现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走入博物馆的殿堂不仅能够开眼界、学知识,更能培育价值追求和塑造思想灵魂。换言之,博物馆不只是陈列物品的展台,更是衔接远大理想的“桥梁”,助力学生更好地“翱翔”。

但在现实中,中小学生与博物馆的距离“有点远”。一方面,部分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的机会较少,学生去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学到的知识不多。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博物馆教育”,外出旅游时打卡网红景点比博物馆更多。同时,由于一些博物馆的陈列、解说、展板等对学生而言并不友好,既没有面对学生的讲解,也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互动游戏,导致参观起来枯燥乏味。试想,连成年人尚且看得云里雾里,更何况学生?

近年来,各地针对博物馆这一文化资源,也纷纷在探索将其融入学生课堂的有效途径。比如,有的地方开通“第二课堂”,将学生参观博物馆纳入考核,要求学生打卡博物馆;有的学校依托春游秋游,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体验文化活动;还有的博物馆主动进入校园,举办讲座、设立展厅、搭建“流动博物馆”,近距离与学生开展互动……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与博物馆的联系,建立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纽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不只在学校,更在于社会。要趁着“课堂”携手“殿堂”热度,继续深度融合。除了博物馆,文化遗址、各大景区、传统剧院、体育场馆等地也不妨向学生敞开大门。同时,要想获得好的效果,也不能仅限于参与,更要成为“主人翁”,在文化场馆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帮助宣传维护等等,力所能及地发挥学生作用,在文化推广上体现学生担当,让博物馆与学生互相成就。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实力,科学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正如不久前,有新闻报道称,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成国内最小年纪恐龙发现者,令人感叹。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平时的细心观察、乐于学习,想必也无法有如此发现。这也提醒我们,让博物馆知识真正走入学生心中,“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走访还远远不够,唯有拓宽方式、深度融合,才能让博物馆资源更好惠及广大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文化“大餐”。(吴昊)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