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干召庙镇民主村:风景成“钱景” 村民致富路正宽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小路两旁的树木茂密成荫、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游客结伴而行,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游玩采摘……金秋时节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格外迷人,好环境、好生态不仅让乡亲们幸福感倍增,还让村民借着美景吃上了“旅游饭”。

“虽然住在农村,但我们住着新房子,出门就是水泥路,组里还建了400多平米的活动室,农闲的时候跳跳广场舞,日子真是好。”民主村十二组村民冯二子开心地说。

望着眼前错落有致的凉亭、长廊、梨舍、秋千,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乡村,村民大部分以外出打工和务农为生,但近年来,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村庄内“断头路”打通了,破旧土坯房拆除了,主次巷道硬化了;建立健全了卫生保洁制度,严格落实卫生责任制;因地制宜搞好村庄绿化美化,为村民营造了一个整洁、优美、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2019年共建成户厕323座,累计建成670多座,16个村民小组15个公厕,覆盖全村85%以上。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将农户小厕所与大民生、大健康、大文明的有机结合,打造了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相处的魅力村庄。

“农村发展,不但要有绿水青山,让我们的村庄生态宜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还要让我们的村风淳朴、民风憨厚。”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说,为进一步促进村风文明建设,党支部把党风、家风、村风、民风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了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精巴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以先进促后进,以典型带动普通,全面提升了民主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提供了动力,也助力了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干召庙镇民主村党支部结合本地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五人小组”作用,挖掘河套文化,打造生态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休闲等乡村旅游观光园区,并先后建成了集装箱咖啡屋、茶吧、日月湖、孔子书院、老子书院、五人制足球场、农家乐、赛马场等基础旅游设施,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组内重新规划,使用矮化密植技术新增果树1000亩,拓宽了采摘路线,丰富了采摘品种。现在的民主村已构建起了住房、农田、果园、绿地、渠系自成一体,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综合配套的田园综合体大格局,展现了“亭台楼榭绿树间,水系环绕通幽处”的田园景观意境,年接待观光旅游人数达30万人次。

同时,干召庙镇民主村还新建了塞上园林产业园,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园区已建成日光智能温室2000平米,苗木繁育温室4栋2500平米,露地花卉基地500亩。园区建成后,可每年销售观赏苗木320万株、景观树20000株、小型盆景花卉60000盆、大型盆景花卉8000盆,利于城镇绿化美化提档升级。民主村通过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景色、提档升级乡村旅游设施,全面助推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美丽乡村的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民主村12组村民丁玉堂现在逢人就会这么说,这也是他最切身的感受。

丁玉堂肢体有残疾,家属也有重度精神病智力残疾,生活很是困难。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村委会协调镇政府、村内企业和村干部为他家提供米面等生活必需品,而且镇村干部还每人捐款200元为他家安装了自来水。2015年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经村民大会评议,丁玉堂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给盖了新房,买了奶牛,并帮助他儿子找了工作。现在,丁玉堂的生活有了奔头,人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

如今,民主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返乡创业,该村也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和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生动画卷正绘就于此。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