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哈克镇全镇脱贫了!

扎罗木得村贫困户李秀玲家新修缮的房屋

哈克镇“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奶牛场

8月19日, 呼伦贝尔日报社离退休党支部到海拉尔区哈克镇参加脱贫攻坚党日活动,其间,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对哈克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采访。

147户311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哈克镇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5891户11544人,原有贫困户147户311人,占海拉尔区总贫困户数的73%。其中,稳定脱贫户72户153人(不享受政策),正常脱贫户75户158人(享受政策)。

近年来,哈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克服困难,全镇经济发展平稳,多项经济指标超过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发展势头好于预期。传统畜牧业、种植业、旅游业正逐步取得新成效,各项民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完成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和任务,哈克镇整合资源,集中全镇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攻坚,通过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驻村帮扶与内生自立相互促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分类施策,将产业扶持、兜底保障有机结合,协调各方力量,构起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在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项目发展,实施“企业/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根据当前信息化趋势将电商同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扶贫项目。通过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带动产业规模提升,带出一批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及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多产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为进一步扩大脱贫成效提供了经济保障,切实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目前,哈克镇贫困户147户311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户识别、退出精准度等达到100%,“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已全部达标。

按照海拉尔区委、区政府对扶贫档案资料归类要求,哈克镇党委、政府充分调动该镇相关科室部门、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协助互补,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哈克镇实际的档案管理经验,从原点开始,从起点做起,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的所有档案进行了重新梳理,做到了建档规范、分类清晰、数据准确、措施到位。一户一档两册及明白卡,准确反映了贫困户基本情况。例如:在贫困户每家的墙上都挂贴着“贫困户明白卡”,上面清晰地标有贫困户基本数据,“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帮扶责任人信息。精准扶贫教育基金标准、健康扶贫政策、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水质鉴定报告等也粘贴上墙。此外,每户都放有一户一档两本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到贫困户精准识别过程、退出程序、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通过不断完善内业材料,既保证了基础数据正确性、完整性、系统性,也锻炼出了一批懂政策、懂程序、懂措施的驻村工作队员和镇村帮扶干部。

驻村干部成为贫困户亲人

在扶贫工作的群体中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当中,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 20多岁,他们身上充满了活力、热情和干劲。

卢笛,今年34岁,是来自海拉尔区民政局下属单位的一名基层干部,于2018年入驻到哈克镇十六号村。来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后,卢笛始终将访贫问苦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吃住在村里已经成为常态。

十六号村离市区远,交通不便,贫困户种养的产品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卢笛积极联系各帮扶单位为其开拓销路,采用单位食堂采购、职工集中购买、个人网络平台销售等方式,帮助贫困户销售蔬菜、牛奶、禽类、豆油等产品,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蔬菜万斤以上,土鸡、土鹅等禽类400余只。对于一些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家庭,她主动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为贫困户适当提高低保待遇,申请临时救助,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业余时间里,卢笛经常去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家中帮忙打扫庭院,整理田园耕地,保障了贫困户能够按期开展种植。

今年32岁的付峥来自海拉尔区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入驻扎罗木得村后,付峥不定期地入户走访,拉近与贫困百姓的感情,督促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积极将各项扶贫政策协调落实到实处。疫情期间,协助相关部门,帮助因病、因伤住院的贫困户办理了非定点医院医保报销及医疗救助。协助相关部门为贫困在校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针对因残、因病致贫的农户,为其积极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帮助多户贫困户申请办理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还为有劳动能力的两家贫困户申请到保洁保绿公益性岗位。除此之外,付峥还和其他扶贫工作队员一起研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做好对接,切实为贫困户稳脱贫谋出路、想办法、定措施,为实现扶贫攻坚最后一年圆满收官发挥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应有的作用。

来自海拉尔区外事部门的邢枫,今年49岁,2019年6月入驻扎罗木得村。入驻扶贫村后,邢枫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遍访了所有的贫困户家庭,逐户摸清“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现状。针对贫困户出行不便的情况,他主动请缨,为贫困户跑腿办事,前往贫困学生就读学校,为学生办理教育基金申领手续,与驻村队员一起多次接送贫困户到海拉尔区就医购药,帮助贫困户办理住院就医手续,主动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的贫困户办理房产、车辆和工商登记信息查询。通过这些细微踏实的工作,村里的贫困户增加了对脱贫攻坚政策的拥护、对各级政府决策的信任、对大政方针的理解。在国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下,贫困户自我发展有了积极性。

“一分田”项目为发展注入活力

种植、养殖业要想长足发展,有必要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几年来,哈克镇选派多名种养指导员参与到贫困户的种植、养殖业中。通过提供产业发展生产资料、技术指导、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带动贫困户增收。

杜春林是哈克镇致富带头人。他自费外出学习和考察,从2017年开始尝试庭院种植,利用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自己不断地探索,先后投资120万元建成5栋总体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开始尝试种植草莓、葡萄 、西瓜、甜瓜以及各种蔬菜。凭借一股韧劲,杜春林大胆尝试、反复试验,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春节前,草莓等产品陆续上市,随后其他品种也喜获丰收,当年年底实现收入30余万元。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8年1月,杜春林带领乡亲们合伙注册成立了“海拉尔区鑫众成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在用工方面,合作社优先雇用本村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杜春林经常出现在农户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种植,提倡科学种植、系统管理。仅2019年,合作社就帮助24户贫困户增收9万余元。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完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助推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面对产品市场的空缺,杜春林又开始探讨庭院经济新型商业模式,也就是“哈克一分田”项目。杜春林把村民及贫困户闲置的田园加以有效利用,打造成分块运行模式,认购者以1680元的价格自愿选择蔬菜品种,并由合作社负责种植,认购者可随时探访,参与体验有机种植,了解蔬菜种植情况,获得有机蔬菜到户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合作社与贫困种植户签订合同,利用种植户庭院,委托种植户以每份600元的价格协助种植“一分田”,为签约的种植户免费提供所需生产材料,进行技术指导,种植户负责采用绿色无公害方式进行种植。

通过打造“庭院种植”及哈克“一分田”项目,重现农村田园种植价值,解决了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了农户收益的逐步提高,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为哈克镇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田力 董大彬/文 杨淑菊/图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