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最美科技工作者】​赵海培: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0多年的赵海培说:“我现在真正的能体验到这句话的含义,我爱我的学生,爱我的事业,我要把科学的种子种到孩子们的心中。”

赵海培

1986年,赵海培参加工作,从那时起,他爱上了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2000年,赵海培被调往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负责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赵海培发现孩子们在长大的同时,能力却没有长大。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名高年级的孩子竟然拿钥匙打不开班级门上的挂锁。赵海培开始思考,自己的课堂如何能提高能力而又让孩子们喜欢呢?2013年,他提出了创设科技课程的想法。

想法容易实践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赵海培开始利用假期编写教材,规划教学场地、制作教具。通过一个假期的努力,科技教室成形了,机器人、水火箭、航模、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充电站……这里成为了一个小小科技馆,开学时,孩子们惊叹道“赵老师好神奇!”

赵海培和同学们进行水火箭发射调试

赵海培开设的科技创新课程核心理念是“创新”,不是一般的手工课和简单的科技制作活动,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科技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使学生们跳出“定式思维”的思考模式,他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量身设计了近十个科学探究项目,有太阳能发电及应用、火箭项目、水火箭项目、航模项目、车模项目、桥梁设计、电脑科幻绘画、科学微电影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参加到各个项目中。赵海培说,在科技活动教学中,我的评级体系里只有效率的高与低或设计的简与繁之分,因此学生的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鼓励学生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去解答现实中的科学问题,利用孩子身边的科学现象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孩子们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让他们明白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发明创造的灵感就是我们思想、知识和现实碰撞的火花。

随着科技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堂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为了拓展科技课程范围,赵海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次参加乌海市、自治区、全国的创新大赛乃至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科技竞赛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科技创新教育,我们的科技创新课堂覆盖面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三个试点班拓展到了六个年级。付出总有回报,几年来,赵海培指导的学生有300多人在全国和自治区的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科学DV项目团队,在国家级竞赛中就获得了六个全国一等奖、五个三等奖和两个科研之星奖,多次受邀到北京、广州、郑州、长沙等地参加现场颁奖仪式。

赵海培指导的科学微电影作品连续2年获得全国一等奖

赵海培的科技教学经验先后在各盟市推广交流,他与几百名其他盟市科技教师建立起了互动热线。多次参与、指导其它盟市的科技作品,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为多地培养了许多科技骨干。如今,赵海培已经和区内许多所学校建立起了协作关系,还在部分学校建立了工作室,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培养锻炼出了许多优秀教师,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学生。

“虽然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让我真正感到自毫和欣慰的并不是取得什么荣誉或是获奖证书,而是孩子们在我的教育和引导下,懂得了合作、谦让、坚持和感恩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学科学、爱科学,这就是我从工作中感受到的幸福与快乐。

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段丽萍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