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重庆“夜经济”大数据发布:城市消费60%来自夜间

图为夜间的重庆洪崖洞。 韩璐 摄

中新网重庆9月14日电 (韩璐 李绿桐)每个夜晚,依山傍水而建的山城重庆都用璀璨的灯火点亮夜幕。热闹的小吃夜市、乘游轮夜游长江嘉陵江、在商圈步行街体验夜生活的繁华……14日正式发布的《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现了重庆夜间经济的“亮”点。

据介绍,《报告》是在重庆市委网信办指导下,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专家对重庆2019年近20万家与夜间经济相关的企业和超500万条网络舆情数据、百度指数数据、第三方机构公开数据等进行综合梳理分析,结合疫情下重庆夜间经济的新特征,并参考相关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和重庆的系列政策举措形成的。

据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综合处处长、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副院长杨帆介绍,近年来,重庆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夜市街区、开展夜市文化活动、完善夜市配套设施等举措,加快夜市改造升级,增强夜市消费活力,大力发展夜间餐饮、夜间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塑造重庆夜市品牌,全力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不夜城”,取得明显成效。

“重庆城市消费60%来自夜间,大商场晚6点到10点的销售额占全天的60%左右,夜间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西部前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专员王明健说,这份《报告》也将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宣传重庆夜间都市魅力,展现重庆夜间消费活力。

依山傍水而建的重庆,其错落有致的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来。《报告》显示,近两年重庆灯光指数相比以往有较大提升。其中2019年重庆灯光指数达到历史新高,较2013年相比增幅达184.53%,年均增长率达10.75%。从夜间灯光图可以看出,近六年来,重庆夜间灯光斑点面积占比从0.129增至0.200,增幅达155.32%,夜间灯光亮度从0.361增至0.744,增幅达206.26%。

对于重庆人来说,告别忙碌的白昼,属于自己的生活才随着夜色拉开帷幕。《报告》显示,综合近年来百度搜索数据显示,重庆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本地居民,其次是外地游客。“80后”“90后”是夜间经济主体,其中“90后”成消费主力。

如何助力重庆“夜间经济”更“亮”?《报告》建议将“夜间经济”发展纳入顶层规划,注重多方联动协作,同时关注夜间主体,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在打造城市名片,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上,建议优化提升洪崖洞、朝天门、磁器口、南滨路等历史文化热门旅游景点的主题塑造、灯光设计、园林绿化、交通组织和业态组合,持续改造升级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南坪等传统商圈,加快产业集聚,形成品牌特色。同时培育重庆市级夜市、中华美食街、文创街等区域。

此外,要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增设重庆城市夜间公共交通,优化、延长营运时段,方便消费者夜间出行。加快公共区域夜间指引标识的多语种化、智慧化建设。

[责任编辑: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