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逆行出征担使命 战“疫”一线写赤诚 ——记市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乌海市支援湖北医疗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名医护队员和1名流调队员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2月15日,由市人民医院护士长毕晓波,副主任护师史绍荣,主管护师丁叶飞,护师刘春燕、李燕、徐田和市蒙医中医医院护士长萨日娜、侯丽娟,护师弥义德、高宇婷,护士吴青松、吕娟、郑昕1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踏上驰援湖北之路。临行前,他们告别了家人,肩负着使命和重托,逆行出征。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38岁。

2月16日凌晨,他们飞抵武汉,来到抗击疫情的主战场。“面对强大的新冠病毒,我们要保持沉着冷静,就算心里再害怕再恐惧,依然要勇敢面对,我们有必胜的决心!”萨日娜在日记中写道。

到达武汉后,13名医护人员同自治区其他盟市的医护人员编组,共编成9组,每个护理小组6至8人,负责护理武汉开发区沌口方舱医院内蒙古病区的185名患者。他们每班在舱内工作6个小时,加上入舱防护准备、交接班、消毒等流程,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个小时。

为了不耽误工作,减少穿脱防护服花费的时间,队员们穿上了纸尿裤,工作时间基本上不吃不喝。脱掉防护服后,他们里面的衣服全被汗水浸透,像水洗了一样;队员们的耳朵被勒红,鼻梁、额头被压出深深的印痕,甚至皮肤被磨破,但为了防止感染,不能贴创可贴,只能强忍疼痛继续坚持工作……

侯丽娟说:“我很荣幸成为抗疫队伍中的一员,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郑昕说:“大家都说我们是逆行者。其实,我们只是本着一名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精神而行。”

“看到患者出院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他们一句句暖心的话,再多、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不害怕了。”吴青松说。

丁叶飞在日记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就是无畏的战士,我要尽其所能地发挥男护士的优势,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患者,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

医疗队员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是那样动听,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怨言、没有退缩,用心呵护每一名患者,用真诚、热情和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名患者,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支援湖北期间,医疗队员们还踊跃捐款献爱心,13名队员共捐款2000元。

3月8日中午1时许,随着最后48名患者出院,沌口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2月17日,沌口方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患者,到3月8日休舱,累计收治患者990人,治愈出院702人,转院288人,实现了住院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返院”、医务人员“零感染”。其中,内蒙古医疗队共收治患者191人、病愈出院129人、转院62人,患者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14岁。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名队员经过连续20多天的奋战,圆满完成阶段性支援任务。

沌口方舱医院休舱后,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再次向组织请战。队员们纷纷表示,只要武汉需要,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时刻准备随时再上战场,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继我市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后,2月17日,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市疾控中心紧急调派一名流调队员驰援湖北,协助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阻击新冠肺炎疫情。

2月16日晚,我市接到自治区筹建第一支驰援湖北流调队的通知后,市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邬利君第一时间请战。他说:“身为疾控人,我们在新冠病毒出现的第一天就奋战在一线,现在,我去湖北只是换了一个战场……”经过市疾控中心层层筛选,邬利君代表我市出征,奔赴战“疫”最前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邬利君所在的内蒙古驰援湖北荆门流调队5人分3组,他与荆门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组,负责沙洋县的流调工作,主要工作是摸排各种线索,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掌握人员的活动轨迹,明确传染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以便尽早对高危人群采取医学观察和隔离等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3月20日,湖北省疫情防控好转,邬利君又联合荆门市和沙洋县疾控中心专家,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帮助当地企业复工复产。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邬利君协助沙洋县疾控中心共计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7份、聚集性疫情分析报告4份、指导修改流调报告31份,协助完成160份病例档案的整理、完善,协助完成全县4起聚集性疫情结案报告的撰写。他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当地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时无畏,归来无恙,人生无悔。我市14名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使命担当,他们是抗疫路上的最美“逆行者”。今年,他们集体荣获我市“第五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马乐)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