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人工防雹保农增收

安装炮弹

“一场冰雹,一年白干,冰雹对大田农作物的损害太大了……”河套地区作为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全国著名的绿色农产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而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巴彦淖尔市年降雹日数21天左右,成灾降雹9天左右,冰雹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这也成为农民朋友最担心的事情。好在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月27日,记者来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农场三连作业点,揭开了人工防雹的秘密。

所谓人工防雹,就是每当气象部门监测到冰雹天气,三七高炮就会将炮弹射到斜距2000~6000米的冰雹云中,以爆炸和爆震产生的冲击波让雹云的机制产生转化,从而达到防雹目的。走进作业点小院,一架三七高炮屹立院中央随时待命,4名经过培训的炮手身着迷彩服、头戴头盔准备就绪。“防雹作业是有一套严格严谨的安全流程的,第一步当然是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通知,然后我们会根据炮点云层情况向气象部门反馈,最终确定要不要进行防雹作业。”炮点负责人李军也是四名炮手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如果确定作业,四名炮手必须同时在场操作,动作必须要迅速,因为冰雹天气的发生就那么几分钟的时间,他们要和冰雹抢时间。他们会通过严格的程序在弹药保险柜取出炮弹、放列高炮、擦拭炮膛,左右炮手把稳方向机和高低机,装弹手迅速接过准备好的炮弹压到输弹机上。然后调整好方向和高低位置到安全射向,接到炮长“射击”命令后,即可进行单发或者连发射击。

巴彦淖尔市气象台台长白向东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沙海乡梅林湾就建立了人工消雹试验站,成为我国最早开展人工消雹试验的十个县之一。经过不断发展,巴彦淖尔市人影作业能力显著提升,作业效益显著增加。经测算,当前人影作业投入产出比达1:40。全市7个旗县全部开展人影作业,其中4个旗县承担增雨任务,6个旗县承担防雹任务;全市建设固定作业点86个,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86门防雹高炮、3部防雹火箭、6部增雨火箭、3部增雨烟炉全天候开展人影作业,年发射炮弹6000余发;全市地面作业人员344人,由乡镇人民政府聘用,火箭作业人员16人,由旗县气象局职工兼任。当前,巴彦淖尔市正联合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共同打造“河套地区高炮防雹标准化模式”。多年来,巴彦淖尔市人影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为全市的防灾减灾、农牧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责任编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