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描浓草原的底色 —呼伦贝尔市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茫茫草原赋予呼伦贝尔人的不仅仅是入眼即醉的迷人画卷,更多的是欣欣向荣的绿色生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多年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加大草原保护修复力度,着力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切实推动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如今,广袤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正在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坚持生态优先 将这片绿色保护得更浓更远

“现在,牲畜虽然少养了一些,但品质提高了,挣的钱反而比以前多了。小时候才能见到的很多野生动物,现在又回到了这片草原上!”家有3000余亩草场的新右旗阿日哈沙特镇的巴图老人深切地感受到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措施带来的好处。

呼伦贝尔市草原总面积1.49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9%,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放牧场和打草场之一,有“牧草王国”之称,被世人赞誉为“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与大兴安岭森林共同构筑了祖国北疆最为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如果草原生态被破坏了,牧民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把生态保护好了,牧民群众才能生活得更好。”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

为切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呼伦贝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退牧还草、生态补奖等草原保护政策,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呼伦贝尔草原保护建设的决定》《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并按照要求实施两季休牧制度,休牧期间,休牧地区的牧户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和打草,有效推动了草原生态的持续改善。

如今,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项目区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据监测数据显示,休牧两年以上围栏内的草群高度、盖度等比围栏外提高15个百分点。围栏内平均植被高度比围栏外提高11厘米,平均亩干草产量提高17公斤,每平方米植物种类增加了10种。草原沙化得到有效控制,土壤肥力得到恢复。

“2004年我和妻子刚结婚时,我家有100只羊和10多头牛,辛辛苦苦一年除去各种成本和日常生活开支,根本就没有余钱,第二年春季接羔还要借钱。有了两个孩子以后生活就更困难了。2011年我家草场划入禁牧区,让其得以休养生息,获得的十几万元禁牧补助资金,成为改变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启动资金。”新右旗克尔伦苏木牧民阿荣说。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不仅给阿荣带来了可观的政策性收入,他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他积极调整养殖结构,拿出一半的补奖资金,完善牧业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基础母羊,引进良种肉牛,在另一处租赁的草场上发展自己的畜牧业。经过一家人的辛勤劳作,如今饲养着500只羊和30头牛,达到草畜平衡标准,还获得了草畜平衡奖励资金,现在算下来每年还能节余6万多元。

据介绍,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我市每年有近6.3亿元的补奖政策资金以“一卡通”形式直接补贴发放到农牧民手中,增加了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同时每年有近0.8亿元左右的绩效奖励资金,用于种草、草原生态修复、草原畜牧业发展,恢复草原生态和增加家庭收入。

草原生态重要指标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以后,都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好转。据全市256个草原监测点的监测,草原补奖机制实施后,草原植被盖度由2010年的67.1%,提高到2015年的72%,草原植被盖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位列全区第一。

随着草原补奖等政策措施的不断推广,退化的草原能重披“绿衣”,越来越多的牧民也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让美丽草原、幸福生活的梦想变为现实,而草原深处也将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场景。

坚持聚焦重点 将草原保护工作落实落细

“我们继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在草原保护上,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退牧还草、生态补奖等草原保护政策,确保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市委书记于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市草原生态恢复明显。据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3.72%,已经连续3年稳定在70%以上,位列全区第一。草原“三化”面积与2000年比较,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别减少了27.39%和18.03%,草原生态恢复明显。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重点问题,2019年,国家、自治区林草部门开始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恢复试点项目,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模式。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被列为国家试点和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地区。草原生态修复试点总任务34.72万亩,中央资金8804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退化放牧场生态修复,退化打草场生态修复,严重沙化草地生态治理,已垦草原生态修复,野生乡土草种抚育,鼢鼠严重草原生态修复,固定监测点建设与维修。该项目2019年立项,2020年开始实施,并完成当年建设任务及资金投入,2021年完成项目总结验收。目前,各有关旗市区结合当地情况,在退化草原改良方面做出了有效尝试,如陈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连片的重点沙化地区域采取飞播和植沙障结合的治理手段,效果明显;鄂温克旗以切根加补播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补播牧草长势良好;同时,部分地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与加强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相结合,采取围栏封育、人工种草、补播草地、灭鼠、灭蝗等多种有效措施,恢复草原植被,使草地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退牧还草等工程的实施,给草原提供了一个更新复壮、休养生息的机会,使退化沙化草场得到有效恢复。草地生态系统逐步实现动态平衡,进一步增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植被盖度的提高和土壤根系量的增加,有效减少了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促使草原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然而,草原之美并非一日之功,草原生态环境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草原保护建设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分析新时期草原保护修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科学利用,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从草原保护修复抓起,在制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投入、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积极开发抚育地方草种来治理当地退化沙化草原,开展草原生态现状健康诊断,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状况,坚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打造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见习记者 彩虹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