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杜绝“招录陷阱”需打防并重

杜绝“招录陷阱”关系考生权益,关系千家万户考生家庭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其意义毋庸讳言。教育部门及时发出预防“招录陷阱”的警示提示,很有必要。当务之急,还是要进一步筑牢“打防并重”的防线,并在常态化防范上下功夫。

各省份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填报志愿及招录工作即将展开。有关地方教育部门纷纷提醒广大考生,警惕“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等高考“招录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这些提示绝非空穴来风。往年每到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启动时,各类高考“招录骗局”便粉墨登场,披着不同的外衣开始为非作歹。虽然在明眼人看来,这些所谓的“花钱买分”“内部指标”“不要分也能上大学”等说法荒唐至极,而且根本经不起推敲,但骗局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现实中,上当受骗的也绝非个例孤闻。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门及时发出预防“招录陷阱”的警示提示,确实很有必要。不过,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实际效果恐怕并不尽然。一方面,不少考生和家长对高招录取程序不熟悉,对相关监督机制体系不了解,亲友怂恿,骗术侵袭,都会销蚀考生及其家长应有的警惕心态,难免会在动摇、焦虑、彷徨等心态影响下坠入“招录陷阱”。另一方面,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大力整顿和规范高等教育市场,但有些骗子改头换面、神出鬼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亟待形成常态化的打击机制。

杜绝“招录陷阱”关系考生权益,关系千家万户考生家庭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其公共意义和法治意义毋庸讳言。当务之急,还是要进一步筑牢“打防并重”的防线,并在常态化防范上下功夫。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立足预防,夯实源头防范之基。教育机构可以通过高中揭榜后“最后一课”的方式,对考生开展招录政策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并通过家校沟通,向考生和家长讲解招录政策和相关要求,筑牢源头预防防线。

其次,应建立健全招录阳光公开监督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招生机构应及时公开政策咨询电话、热线及网络平台等,及时对招生政策释疑解惑,并公开宣传高招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受理各种投诉举报咨询信息,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同时,每所高校都要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信息、招录结果,确保招录过程阳光公开,消除暗箱操作和产生误解的魅影,用公开和沟通堵塞通过“招录陷阱”的歧路。

再次,应建立科学打击追责等治理联动机制,由教育、招生、文化、公安、住建、规划、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分别规范民办高校和培训机构招生宣传行为;规范市场私营、事业单位用房用地出租薪给;规范非学历招生行为;严厉打击招生欺诈和虚假招生、“内部指标骗局”等,各部门之间要建立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在发挥职能作用基础上,及时通报涉嫌“招录诈骗”的各式陷阱,对相关人员要从违法经营、违法招生、欺诈等角度依法从严追责,并及时公开查处结果,以儆效尤。(许朝军)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