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蒙草生态:应用乡土草种,让乌拉盖贺场煤矿重现生机

七月盛夏,贺斯格乌拉牧场的草原一片绿色生机。距离牧场不远的一处露天煤矿施工正忙:机械整理坡面,土壤和植物改良试验,排水灌溉系统改造...有别于传统的矿山修复,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关于草原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研项目。

卫星影像可清晰分辨乌拉盖草原腹地的贺场煤矿

机械坡面整理作业

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地处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植被脆弱。本次修复的北排土场面积1.33平方公里,坡面面积达45万平米,总排弃高度60米,多为砂岩、泥岩等排弃物再生土壤环境,缺少植物生长土壤条件,植被退化现象严重,传统复垦绿化的治理方式无法达到区域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效果。

排土场几乎无植被覆盖

6月开始,蒙草生态矿山团队利用生态大数据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并对该地“水土气”、植被、土壤等生态本底数据进行实地调研后,在矿区北排土场,开展包括土壤改良及植物种群研究等近自然的草原生态植被修复科学研究。

2017年,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已在贺斯格乌拉牧场建成包括包括种质资源圃、打草场及退化草地修复试验示范区等占地面积8000亩的生态牧场基地,为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和草原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科研力量。依托研究院的科技背书,科研人员在贺场煤矿排土场南北两坡选择不同的乡土植物及播种方式进行种植试验,优选出适宜本地生长、不易退化的植物及群落,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在贺场建立的种质资源圃

播种配比乡土植物的生态包

边坡铺设草帘

同时,科研人员还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增施有机肥、菌肥、中量元素复合肥、土壤修复剂等土壤改良方式,解决种植土短缺瓶颈;同时通过研究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微生物繁殖,结合排水、灌溉循环利用等技术,培育乡土植物群落,利用人工修复启发生态自愈能力,并与周围草原整体风貌相融合,推进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包系列产品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矿山修复问题

项目人员查看植物出苗情况

排土场生态恢复效果初显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长霍照良在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发言中提到,全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60%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并将争取到2023年将所有在期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实现“绿则存,不绿则退”。

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北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将从科研、论证、治理三个阶段,开展地灾治理、地貌重塑、水系构建、土壤重构、植被建植、设施设备完善、动态监测等工程综合治理恢复措施,实现治理区与周边草原过渡融合,为同类排土场生态修复提供从项目设计、科研实施到工程施工的全面参考。

[责任编辑:郭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