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突泉县:把脱贫技能送到老百姓“心坎儿”上

(冯玉燕 金颖慧)每天早上8点,突泉县永安镇永久村谢桂凤准时和正在上学的儿子一起拿起手机上网课,和儿子不同的是,谢桂凤上的是“农民夜校”网课。

今年36岁的谢桂凤是永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了解到永久村还有很多和谢桂凤一样热爱厨艺、细心负责的妇女有外出务工的想法后,永久村农民夜校管理员李来霞四处奔走,联系到兴安为众家政公司,免费为有需求的妇女进行面点和月嫂相关技能培训。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家政公司的老师每天上午8点到12点在线上进行授课,第一天开课便吸引了36名像谢桂凤一样对课程感兴趣的永久村妇女。

“以前我们出去打工只能做一些打扫卫生、刷碗工作,现在通过农民夜校微课堂,我不仅掌握了技术,考核合格后,家政公司还能为我们免费联系雇主,工资比以前翻倍不说,还不用费心到处找工作了。”正忙着记笔记的谢桂凤感慨地说。

“农民夜校”微课堂上热闹的景象是突泉县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活动的缩影。

电视讲堂、农牧技术培训班、法律素质宣讲、各种宣传展板、驻村第一书记和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国家扶贫政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姓的需求,就是各级扶贫干部工作的努力方向。年初以来,突泉县采取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施策方式,从科技培训到农技专家引入,从政策解读到入户宣传,从倡导文明新风到推行民主管理,一项项惠民之举犹如和煦的春风吹进了百姓心田,把脱贫技能送到老百姓“心坎儿”上。

疫情期间,网络微课堂让老百姓居家学技能,但在实体课堂上贫困户们也同样受益匪浅。“最初没啥人来,现在座位都不够。”敖牛村党支部书记王彦一边介绍“农民夜校”授课教室,一边自豪的说起“农民夜校”从冷清到红火的变化。课堂上,驻村第一书记任鹏浩正在教感兴趣的村民如何下载使用学习强国APP。来晚的村民只能搬个椅子坐到后面,半个小时后,教室里座无虚席。

“刚开始我也不懂啥叫‘农民夜校’,有课程也从来不参加,村书记和镇干部多次到我家向我说起‘农民夜校’的好处,我就在去年7月听了一次关于母牛生产的课程,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由于发现及时我的‘扶贫牛’顺利地产下了一头小牛犊,半年后就卖了一万多元。”感受到“农民夜校”带来的实惠,48岁的贫困户赵玉良此后的课程从未缺席,还成了“农民夜校”的“推广员”。

年初以来,结合疫情防控和老百姓实际需求,永安镇“农民夜校”共开展学习活动116次,课程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家喻户晓,永安镇“农民夜校”贴心掌握群众需求,竭力把脱贫妙方送到贫困户心坎儿上,越办越红火。

做到志智双扶,激发老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突泉县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脱贫需求,采取“农民夜校”、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在技能和产业上帮助有意愿致富但却苦于没有技术的农户,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截至目前,全县“农民夜校”覆盖188个行政村,课程库已有各类课题400余个,录制农民夜校电视讲堂37期,开讲课程2200余节,20万人次农民参训受益。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