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乌海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及“六稳”“六保”各项任务实现情况

上半年,我市GDP增长3%,由一季度的下降1.7%转为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继续领跑全区,比全区高13.9个百分点;部分经济指标较一季度明显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较一季度上升18.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9元,下降1.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4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4元,增长3.1%,增速由负转正,较一季度回升7.9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持续提速,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强支撑。

1.重点行业作用凸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一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建材和冶金三大主导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3%、64.1%、141.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7种主要产品对行业增加值贡献较大:原煤2685万吨,同比增长20.6%;洗精煤1297万吨,同比增长18.7%;水泥熟料242万吨,同比增长78.1%;平板玻璃22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4.4%;生铁97万吨,同比增长179.7%;粗钢98万吨,同比增长193.6%;钢材92万吨,同比增长296.2%。

2.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材料制造业本年新增产能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1.3倍,拉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7%,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8%。新能源发电量6亿度,同比增长6.6%。

3.市场需求持续向好。6月末主要工业产品环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原煤、洗精煤、二级冶金焦、电石、PVC、粗钢、硅铁环比涨幅分别为4.8%、2.9%、13.8%、2%、6.2%、5.7%、5.5%)。产销衔接较为充分,产销率达99.4%。

(二)服务业降幅缩小,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和各项刺激消费政策及补贴政策的有力推动,尤其是夜经济和摊位经济的拉动,消费得到进一步释放。截至6月底,我市通过支付宝累计发放电子“消费券”350万元;发放低保户现金“消费券”26.3万元;各级工会组织发放抗击疫情特别慰问消费券817.38万元,三项共计1193.68万元。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

1.生活性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5.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础物质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9.4%、烟酒类增长3.3%、饮料类增长231.8%、日用品类增长12.2%、中西药品类增长37.8%,成为消费的主要动力。大宗物品如汽车类消费已连续四个月正增长,且涨幅较大(3月11.6%,4月28.1%,5月16%,6月13.2%),累计较一季度提升23.4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27.1、30.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

2.房地产市场回暖。房地产业经过近5年漫长的冷冻期,逐渐回暖。上半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房地产投资下降9.2%,好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5个百分点。从商品房均价来看,自去年年初至今连续14个月小幅平稳增长。

3.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在疫情冲击下彰显优势和潜力,1-5月限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1.4%。

(三)积极应对措施有效,民生就业保持稳定。

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全市不断加大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工作力度,社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全市落实落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阶段性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67亿元,促进了就业总体稳定。6月份,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58%,低于年度控制线。

2.居民收入增速回升。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升7.4、7.9个百分点。

3.民生领域保障有力。上半年我市财政收支双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比一季度上升18.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0.1%,比一季度上升10.3个百分点。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达到73.0%。其中占比较大的教育、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2.5%、3.8%、12.0%。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