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答好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共赴全面小康之约 ——海南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综述

凯尔威公司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增收。 (王颖 摄)

驻村工作队成员到建档立卡户(左一)养殖区了解情况。 (王颖 摄)   

      记者   王颖

位于曙光村的内蒙古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挥动巨臂深挖泥土,一栋栋三面为厚厚土墙的半窑洞式大棚雏形已现,工地上闪着银光的钢架整装待命……一派抢天时、抓进度的繁忙景象;位于一棵树村的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的光伏农业大棚内,昔日的盐碱地已变成绿色的土地,蔬菜长势正好,白胖胖的秀珍菇顶着或大或小、或黑或白的小伞“探头探脑”;位于羊路井村的凯尔威种植养殖公司标准化牛羊养殖场内,一头头身穿斑点衣的西门塔尔牛和通体墨色的安格斯牛“水足饭饱”后,悠闲地晒着太阳。羊圈里,阿尔巴斯白山羊膘肥体壮;赛汗乌素村,花开正当时,游人正放慢脚步,享受着田园慢生活……今日之海南,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一幅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脱贫奔小康图画正徐徐展开。

时光匆匆而过,来到2020年,站在了脱贫攻坚战收官的时间刻度上。

回望来路,海南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上,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底,海南区建档立卡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加快产业建设 稳住脱贫“饭碗”

“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冬季土地闲置问题,可以促进村民增收,还可以解决本村和周边村村民就业。”看着内蒙古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正酣,曙光村八十六处组长刘拴拴用“三个可以”来夸赞项目落户本村的好处。

“村里没产业,村民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可打工赚的钱,除去吃喝、租房也剩不下多少。今年,村里开工建设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还计划建一个面粉加工厂,村里有了产业,不仅本村村民能‘居村打工’,周围村的村民也能受益,就近打工,还能照顾家人,多好的事呀!”曙光村村民武文林说。

走进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一栋栋藏满绿色的光伏农业大棚整齐排列。

“我是一棵树村的低保户,岁数大了,又没啥技术,出外打工很难找到工作。而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就建在我们村,离家近,又有优先解决困难户就业的政策。我在这儿管理智能温室,温室里温度、湿度都由电脑控制,浇水、施肥也都智能化了。活儿不累,每个月还有近3000元的收入,知足了。”一棵树村村民姜福良对自己的工作颇为满意。

脱了贫,还要稳得住、能致富。致富,根本在于强产业。

“在精准扶贫中,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公司共帮扶5人,每年无条件给予3000元的资助;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公司按临时就业帮扶模式,每工作一天给200块钱,一年工作15天,达到3000元。同时,对于村中建档立卡户正在上学的子女,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补助。”凯尔威种植养殖公司负责人李建国说,“稳定脱贫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为了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凯尔威还利用村里种植、养殖的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一来可以让本村村民和附近村的村民不用跑远路就可以销售掉地里的饲料玉米,二来也可以帮助村民销售他们养殖的牛羊。最近,公司已注册了商标,计划上马牛羊肉精深加工生产线,延伸产业链,在提高畜牧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公司和农户‘双赢’。”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步入小康的根本之策。海南区依托各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新增就业、企业带动等形式,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

海南区积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统筹落地金融、产业等优质扶贫项目,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补贴方案》政策,对建档立卡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给予农资购入和农产品销售补贴,进一步增强建档立卡户发展的积极性。《方案》于2017年实施以来,共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556户次,发放普惠式到户扶持资金55.5万元。同时,海南区认真落实《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对于建档立卡户发展高收益的经济林、葡萄种植、温室种植,小规模养殖,经营农家乐、超市、小型加工厂等产业,给予产业发展菜单式扶持政策,激发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2018年以来,共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次,发放试点到户扶持资金84.4万元。

海南区立足实际,以“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造血式”帮扶和“输血式”帮扶,将有劳动能力的“扶起来”、劳动能力弱的“带起来”、无劳动能力的“保起来”,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成效,帮助建档立卡户持续稳定增收,帮助他们把日子过顺,增强他们的发展心气。

握指成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赛汗乌素村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但却并不意味着帮扶责任的结束。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赛汗乌素村驻村工作队不敢有丝毫懈怠,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全力打通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如今,建档立卡户虽然已全部脱贫,但我们有责任将他们‘扶上马后再送上一程’,不仅要避免他们因意外而返贫,还要帮助他们致富。为此,我们将把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产业扶贫上,就是按照建档立卡户的意愿与实际,‘一户一策’帮他们规划一个可长久发展的小产业,比如种植葡萄或者搞养殖,为他们‘添装’脱贫动能,确保建档立卡户脱贫后能稳得住、不返贫。扶贫,需要‘志智双扶’,今年,我们加大了技术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掌握一门技能,引导和鼓励建档立卡户发挥自身动能发展生产。”赛汗乌素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占林说。

像赛汗乌素村驻村工作队一样,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海南区广大干群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落实同步。驻村工作队冲锋在前、扎根一线,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慷慨解囊,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勇战逆境,形成了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工作大格局。

——海南区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政府区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其他有关领导结合职责分工全力推进全区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并安排8名区领导分别包联8个行政村,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度、督促、指导,形成脱贫攻坚强大推力。

——海南区选派8个驻村工作队、34名驻村干部驻村扶贫,319名结对干部“沉下去、贴着帮”,做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让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成立优化13个专项工作组精准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政策和工作,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帮扶体系。

——在落实好政府帮扶举措的基础上,海南区发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构建社会广泛参与、协调发力的大扶贫格局。落实《海南区村企结对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争取到6家企业村企帮扶资金500万元,目前已使用500万元资金实施了3个扶贫项目,预计年收益39万元。

——海南区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出台了《建档立卡户“志智双扶”实施方案》和《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积分制”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将重点帮扶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建档立卡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增强建档立卡户自我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海南区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脱贫致富奔小康”“凝聚群众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等乡风文明提升宣传活动以及对“乡村道德模范”“脱贫之星”“脱贫攻坚好村官好家庭”等评选表彰,引导农区居民和建档立卡户积极改善精神面貌,增加致富内生动力。

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站在新起点,海南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激活乡村振兴要素,走活乡村振兴“棋局”,把乡村振兴进行曲唱得更激昂、更嘹亮。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