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绿水青山常在 金山银山永续

七月的赤峰市喀喇沁旗,苍翠葱郁,绿意弥漫,青山绿树间,处处散发着盎然生机。

从去岁到今昔,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因为高瞻远瞩的蓝图擘画,因为草原儿女的团结奋进,到处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昂扬锐气。

山川绿了,人气涨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美起来了。

这一年里,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以“筑牢生态根基、推动绿色发展”为发展之本,实现了造林、护林、营林并举。今年投资194万元,实施了退化林修复、植被恢复造林、森林质量提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并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荣誉。

马鞍山林场是赤峰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赤峰市地处西辽河上游、蒙冀辽三省交界处,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横贯东西,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2%,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

近年来,赤峰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崛起作为发力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严守环保红线,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反向问责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多措并举打好“生态牌”,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山清水秀的美丽赤峰。

围绕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核心,赤峰市重点实施了“五大生态保护工程”:天然林、草原、自然保护地、河流源头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2019年,赤峰市完成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14.27亿元,完成营造林133.41万亩。

持续实施了“五大生态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化林分改造修复、城乡绿化美化和通道绿化。

持续推进“五大基地”建设:高效丰产经济林、樟子松防护林、文冠果元宝枫木油料林、山杏沙棘低产低效林改造、沙化土地林草综合治理。完成建设面积103.97万亩;完成老哈河上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任务17.62万亩;完成人工种草440.9万亩。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种好一棵树、护好一条河,更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赤峰市大力发展果树经济林、木材加工、林下种养采集加工、森林沙漠生态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累计发展设施林业2.3万亩,木材加工企业达330家。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达到399.8万亩,其中林下种植26.7万亩,林下养殖1.3万亩,林产品采集加工249.9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21.9万亩,林下经济经营主体117个,林下经济从业人数20.5万人。

逐渐染绿的赤峰,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赤峰市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大力发展森林草原沙漠生态旅游业,年接待游客275万人次,间接安排就业8057人。在经济效益上,把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扶贫相结合,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2648人,其中稳定脱贫1062人,选聘国家重点公益林护林员6334人。由过去植被稀疏、沙化严重的地区变成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治沙造林种草取得显著成效,林果业生机勃勃,木材加工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赤峰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渐浓,全市上下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奋进力量,让赤峰大地青山如黛、碧水长流。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