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临河篇

7月15日,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组前往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绿远聚丰万头生猪养殖场、临河农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鲜农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狼山农场千亩高产甜菜连片种植示范园区、白脑包镇永清村辣椒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万亩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现场观摩。

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绿远聚丰万头生猪养殖场

临河区白脑包镇永清村辣椒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

中美友谊金伯利农场

中美友谊金伯利农场

2020年,临河区共建设科技示范园区41个,其中:市级“双十五”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7个(综合科技示范园区5个,特色单品示范园区2个),市级“六大产业”园区6个,区级园区28个。重点打造5个农业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干召庙棋盘村万亩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临河农场四分场农业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新华镇新乐村小麦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狼山农场仙童家庭农场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白脑包镇公产村盐碱化耕地改良试验示范园区)和2个高质量特色单品示范园区(白脑包镇十大股村向日葵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白脑包镇永清村红遍天下辣椒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

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万亩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

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促进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今年临河区落实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108.93万亩,其中:小麦22.8万亩;玉米40.4万亩;向日葵36.5万亩,蔬菜9.23万亩。“双15”市级高质量发展科技园区、38个产业化园区、区级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化种植基地、“两品一标”基地、订单种植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种植,整建制推行“四控行动”、耕地质量提升与标准化生产。

临河区狼山农场千亩高产甜菜连片种植示范园区

临河区狼山农场千亩高产甜菜连片种植示范园区

依托高质量园区建设,着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按照六大产业规划以及“天赋河套”建设需要,通过资金奖补、技术服务、订单合作、价格保险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今年我区农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将呈现“四增、三减、三持平”的趋势(即食葵、白瓜籽、番茄、蔬菜增;玉米、甜瓜、脱水菜减;小麦、西瓜、油葵持平)。农作物播种面积205.99万亩,其中:小麦30.3万亩(干召庙镇棋盘村科技示范园区连片小麦种植面积达3878亩,是全市最大的小麦集中连片种植区。全区落实小麦订单面积15.5万亩,园区内小麦全部为订单种植),玉米70.8万亩(新华镇新乐村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内玉米全部为订单种植),向日葵70.8万亩,水稻0.84万亩(旱直播水稻0.78万亩、插秧水稻0.06万亩),番茄10.15万亩(全部为订单种植),蔬菜11.11万亩(白脑包千亩红椒单品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内的红椒全部为订单种植),甜菜0.32万亩(狼山农场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甜菜全部为订单种植),耕地内牧草0.53万亩,其他0.29万亩。

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鲜农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

创新示范模式,集成放大示范效果

积极推广“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运行模式,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地方财政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投入。同时,大力引进有实力、有市场、有技术、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参与示范园区投资,把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有效整合,以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走集中、集约、集群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企业发展、农民增收。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确保园区生产安全

一是投入6万元开通38种害虫物联网智能识别,3个虫情测报站设施设备全部完善升级,新采购4台太阳能杀虫灯。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二是植保工作人员严密监测草地贪夜蛾、草地螟及其它害虫发生动态,到各乡镇调查病虫害发生266人次。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可能发生的虫情,做到达标防治、适期用药。

三是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情报64期,及时指导农户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用药,避免盲目加量加次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减少使用量。

四是重点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监测、防控。重点加强了宣传培训,组织各乡镇农场进行草地贪夜蛾、草地螟等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发放《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措施明白纸》《草地螟防治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同时编制了《临河区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预案》《草地螟防治技术方案》等,以园区为重点,加强了绿色防控,在各乡镇安装草地贪夜蛾诱捕器60套,向日葵性诱捕器60套、食诱捕器50套,悬挂赤眼蜂卵500条,使用黄兰板5000张。

加强重点技术推广,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园区重点进行了春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栽培技术、玉米三优两增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玉米整株青贮增密增效绿色栽培技术、厚皮甜瓜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玉米红蜘蛛“三防两治”绿色防控技术等19项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68个,其中:玉米新品种54个,向日葵新品种54个,大豆17个,打籽葫芦8个、番茄5个、红椒81个。推广新肥料49个。

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控肥增效方面,园区内推广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49个,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08万亩。控药减害方面,依托3个农作物病虫害中心测报站,切实抓好园区内草地贪夜蛾、草地螟、粘虫、田间鼠害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示范推广“五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园区内农药实行“一瓶一码”、实名购买,全域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控膜增效方面,园区推广地膜后茬免耕“一膜两用”栽培技术、“一穴双株”套种大豆等新技术减少地膜覆盖面积;增加小麦、水稻等种植面积,减少农膜使用量,园区内当季残膜全部回收。控水降耗方面,白脑包镇公产村盐碱化耕地改良试验示范园区开展节水工程项目2.1万亩,狼山农场仙童家庭农场标准化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开展黄河水澄清滴灌4000亩等农艺节水技术;园区共推广膜下滴灌技术2.1万亩。

加强科技培训宣传力度,凸显示范带动效应

组织区、乡两级科技人员及肥料、种子、农机企业的专业化服务队78批次,在科技示范园区开展科技培训、举办培训班。印发《临河区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分析》等技术资料、画册2万余册,发放“技术明白纸”3万多份,通过宣传发动和科技培训以及物化补贴的带动,广大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统筹落实“院士合作项目”,提高园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结合“院市合作”项目,与自治区、巴市农牧科学院紧密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在白脑包镇千亩向日葵单品科技示范园区、临河农场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白脑包镇公产村盐碱地改良示范园区、新华镇隆胜村科技示范园区示范高产优质抗列当新品种“LJ368”(自育)、“金黄211”等品种,示范自主研发的向日葵沟膜垄植技术550亩,沟膜垄植技术是采用机械施种肥、开沟、地膜覆于沟底至坡顶一次性作业,植株植于坡肩的一种集露、集雨、保水、养根、可灌可排、抗倒伏、抗盐的栽培技术,为黄河流域河套地区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技术支撑。

增产增效凸显

通过推广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亩节约肥料27元,预计较常规亩产800斤增产200斤,亩增效316元。推广食用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行距扩大,密度降低,产品商品性好、售价高,示范区内食用向日葵预计亩产263公斤,售价比常规种植的食用向日葵高0.8元/公斤,亩增效210元。推广水肥一体化育苗移栽番茄、西红柿技术,番茄育苗移栽膜下滴灌,实现控水降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预计亩产达9吨,按保护价440元/吨,亩收入3960元。西红柿预计亩产9000公斤,按保护价1.3元/公斤,亩收入11700元。

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

通过园区内新品种对比示范,基本扭转了多、乱、杂的局面,主推品种更加突出,优质新品种不断显现。当前小麦主推品种主要有永良4号、巴麦13号、巴麦2号,向日葵主推品种SH361、SH363、科锋K31品种等,玉米主推品种主要有科河 699、西蒙6号、金田8号等,玉发挥优良品种的抗病增产增收作用。

节本增效显著

2020年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12.7万亩、高效节水项目1.1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2.1万亩等工程节水项目建设、力推广膜下滴灌6万亩、黄河水澄清滴灌4000亩等农艺节水技术;2020年实现减肥1197.93吨,减少农药19吨,残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3%以上,新增节水300万立方,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绿色防控技术不断发展

临河区全面开展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控工作,实现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5%以上,重大病虫害损失不超过5%,一般病虫害损失不超过3%的目标。全区围绕三大作物建设了15个绿色防控示范园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面积70万亩。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