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让性情怡养在文艺的甘泉

艺术作为人类的绿色精神家园,有其恒久性的价值所在。关于艺术的恒久性价值判断,根据分析,显然是与人类的发展理想相一致的。在人类历史上,人的解放、自由、平等、博爱、幸福,“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可称之为人类理想的“最高原则”。尽管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会不同程度地为这些原则注入新的内容,以至打上不同集团、阶层、阶级的印记,但其最终因凝聚着人类本质的需要、人类文明的精神,并体现出人类的美好愿景在久远延续,从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譬如,因地域、民族、时代等不同,可能会有生活习惯以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或分歧,但是,对艺术及美的兴趣与诉求,却是全人类共有的,甚至是可以共通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化的交流史,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一部艺术交流史。艺术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价值即在于能够张扬人类发展中的理想原则,或者是充分发挥其超越性、创造性,积极引导和鼓舞人们向新的理想境界迈进。

谢林讲过,艺术是哲学的完成。哲学被称作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但从某种意义讲,哲思亦即艺术之思。如果说哲学思考可以使我们保持好奇的天性,那么,艺术恰恰是给我们以惊奇的一种活动;如果说哲学思考可以使日常世界陌生化,那么,艺术恰恰是在日常世界之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富有新意的世界;如果说哲学思考引起我们精神探索的冲动的话,那么,艺术活动的本质恰恰在于其创造性;如果说哲学思考通过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追问与探寻,从而为人类建构并守护着一个诗意的世界,那么,此时哲学家与艺术家便走上了同一条路,或者说,哲学家在做着与艺术家相同的事。行进于艺术之路,守护好绿色的精神家园,这既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同时也是很现实的实践性命题。所谓形而上者,是侧重以理论思辨的方式探寻和言说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内在关系,而作为实践性关注,则更具有当下性与体验性。譬如,我们在漫漫的人生旅途前行,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节奏,或者是走进艺术,或者是以艺术的方式去生活,必然会对自己产生富有意味的精神调适作用,或者使原本浮躁与焦虑的心得以宁静。朱光潜先生讲过:“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它必定是健旺的,生发的,快乐的。这‘怡养’两字却不容易做到,在这纷纭扰攘的世界中,我们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费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奔波劳碌,很机械地随着疾行车流转,一日之中能有几许时刻回想到自己有性情?还论怡养?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在让性情怡养在文艺的甘泉时,我们霎时间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解放,心灵如鱼得水地徜徉自乐;或是用另一个比喻来说,在干燥闷热的沙漠里走得很疲劳之后,在清泉里洗一个澡,绿树荫下歇会凉。”不难想象得到,无论是为生活问题奔波劳碌者,还是在名利场上“打翻转”者,能够走进艺术这绿色的精神家园,“洗一个澡”“歇会凉”,是何等的放松和快乐!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同样不难想象没有艺术及美的时代或民族会是什么样的,至少是枯燥乏味的、缺乏生趣的,如同没有花草树木等植被的山冈,缺乏水流的河床。

那么,当人类生存背景与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之后,以上所述艺术价值的判定以及相应的艺术家所应有的资质,是否也会改变呢?应该说,在某些方面的“变”是必然的,但其内核或曰本质精神则是不变的。亦即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那种与人类理想一致性的品格,以及以此激活人超越既存现实的创造力,或在某种自由状态中给人以精神寄托与滋养这一点不会变;对于艺术家的要求来说,其应有的人类良知、自由心灵、超拔精神等重要资质是不变的。

人类精神是需要不断自新的,但无论何时都不可背离人类的理想原则。我们知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当代面临诸多新的困惑、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需要构成社会这个复杂机体中的方方面面都付出极大努力,而其中艺术以其特有的存在价值与魅力,应该是更有作为的。就当代中国艺术而言,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所指出的,“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着力书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则可谓重要的精神家园聚焦点。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启迪我们,每一次人类文明史获得转机的时候,都特别需要重视满足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的需求,处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又期望伴随新的人文精神进入新世纪的当代人,正如同需要清新空气、洁净的水源一样,需要对时代的重大精神课题做出有力回答,并正确引导人们张扬人类理想的艺术。◎宋生贵

[责任编辑:辛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