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从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回信中感悟关怀厚望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李承君。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团课主题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回信中感悟关怀厚望》。

首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总书记的回信”、“给青年的回信”。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怎么给总书记写信吗?信是如何到达总书记的手中呢?如果你在信封上贴上一枚80分的邮票,写上习大大的名字,他能收到信吗?下面我就与大家先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一个地方,中南海,就是这里。中南海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居住地。

位于中南海西门不足百米的中南海府右街邮政支局,就是著名的红色邮局。如果写上中南海领导人的名字,信首先会到达中南海邮政支局。这里,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充满古色古味的办公室,营业厅上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照片。在这里工作人员对信件初步分拣,如果是以机构名义的来信则交给对口单位,如果是寄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及包裹,那么在这里盖完中南海邮政支局落地邮戳后,信会继续送到国家信访局。

第二步到达国家信访局后,信件由国家信访局进行分拣处理,戴口罩和手套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2000件来信,先消毒,然后用机器拆封信件,归纳整理后发送到办信司下辖的8个处室,各处室工作人员对信件再次分捡,将《信访条例》中规定不予受理的来信挑出,将可以办理的来信统一放到“信息用信暂存处”。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根据不同信件进行处理,采取回信、回电话等各种方式,告知来信人信件的办理情况。

第三步:到达习大大手中

由于写给总书记的信,来信量大,总书记和总理两个人每天都要收到几千封,所以工作人员会概括信件核心内容进行报送,分为原件报送、列表报送、综合信息报送等。当收到重要信件如私人信件、知名人士、亲朋故友、海外华侨等来信,都是需要原件报送,直呈习大大案头的。

所以来信内容、来信人的身份、来信时间节点,这些都决定了信到达习大大手中的机率。 

那么,给习大大的信都会有回复吗?给习大大的信太多,习大大不可能一封一封的回复,有的大多数是中办调研室或国家信访局回信,但是每次习大大公开回信都会引发网友的关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封习大大的回信

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调研高校党建工作,在观看了"考古学专业60年成果展后,与考古专业的学生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勉励他们一定要学好本专业,考古学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专业,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在北大,总书记嘱咐大家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祖国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年春天,这些学生即将毕业,这些毕业班的3个专业同学聚在一起,回忆起总书记去年和他们语重心长的谈话和嘱托,此刻他们畅谈中国梦,心潮澎湃,感慨良多,萌生了给总书记写信的想法,在班长和团支书的倡议下,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大家集体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近一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关于对中国梦的认识和体会,写好信后,大家将信寄往中南海。没想到,短短几天后他们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照片上这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书记龙妍。她说,你绝对无法想象收到总书记回信那一刻的激动和兴奋,真的是意想不到。这封回信当时迅速在北大校园里传播开来。

总书记的回信说道,“来信收悉,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我甚为欣慰。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你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中国梦是中国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着,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这封回信,既是给考古学院学生的回信,也是给全体北大学生的回信,是对北大学生勤勉学习的充分肯定,饱含着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正是这份期望,给了北大的同学莫大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后来同学们回忆这段往事,纷纷感慨道:“习总书记的教诲如同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两年多来,同学们有的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其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刻的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许多学子心底的誓言。

总书记和北大,是充满着深厚的渊源,总书记曾先后六次来到北京大学进行考察。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时逢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总书记第六次来到北大,在这里,对话青年,关注青年,寄望青年。

总书记为什么前后6次造访北大?必定是对这所高校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同学们,北京大学拥有着从古到今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作为全国一流高校,带领着近、现代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北大校友都有谁啊?李克强、屠呦呦、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李彦宏。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北大,这所百年名校。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都要以考上北大为自己的目标,发奋学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谈到北大,就不得不提这位非常著名的蔡元培校长,他本人的思想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他首先在中国提出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是自由的,应该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他对当时守旧主义严重、整日灯红酒绿、乌烟瘴气的北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教授治教、民主管理的制度,可以说是关键时刻将北大挽救于水火,之后开创了北大校史上的辉煌。所以在北大的历史中一直都非常感谢这位睿智贤明的校长,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北大。

虽然之后北大经历了卢沟桥事变,南迁长沙,即使面临那么艰难的办学条件,校舍紧缺,各类物资缺乏的恶劣情况,北京大学也照样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有90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6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3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足以可见北京大学当时的实力。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现在的北大,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完全自由地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专业选择。北大每年承担数百项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每年的科技合作超过500项,以及建立的丰富的学术研究知识库共享设施和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北大自己拥有的社会科学类期刊52种、医学类期刊20种、人文学类期刊29种,理学类8种,综合类期刊4种。

大家再来看,这里是北大的图书馆,北大的图书馆是响誉世界的,藏书800余万册,想不到的是里面竟然还有5到18世纪年代的珍贵书籍20万件,应有尽有。除此外,北大还有自己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分别收藏考古石器,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地质学标本等。

正值5月的北大,樱花盛开的芬芳动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北大之行,就让我们追随他的足迹。从西门进入,先来到林轩湖,在这里,习近平看望了资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代表。他勉励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向老一辈专家学者学习,在教学和科研上用心耕耘。接着,在金光生命科学大楼,这座大楼里,拥有着最新一代造血干细胞技术,以及理科、工科、医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这儿,总书记和科研人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项目进展情况,这足以体现他对我国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视度,他说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

随后,他来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毫不吝啬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学习本专业时的一些经验和好方法,没错,总书记就是这么亲民。最后,他来到了英杰交流中心,在这里和青年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在他的讲话中,光“奋斗”一词被提及18次,也是习近平对师生谈及最多的话题。他说,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记并努力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在大学这个高水平的人才体系中同学们更要怀揣青春理想,永葆活力,永久奋斗。

牢记总书记的寄语,“奋斗”二字,也许在3、4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就会坐在那面积900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北大图书馆中学习,穿梭于亭台楼阁的古典建筑,山环水抱,湖泊相连的美丽未名湖湖畔,感受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和浓郁丰厚人文气息的静园,经历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大学校园生活了,请相信自己,加油!

下面这位姑娘是亲手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她的故事吧。

她叫张广秀, 2009年7月毕业于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当年8月考取大学生“村官”,她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同学们知道大学生村官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然后参与村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帮助推广科技文化,帮助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张广秀当时到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的垆上村这个地方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担任村官期间,她帮助调解村民矛盾纠纷,利用自身电脑技术专长,帮助村里将所有的资料进行电子化整理。在基层党建,惠农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农村账务管理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白天的工作都干不完,她熬夜加班都要完成,主动承担,从不抱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她走访了村内大部分村民,详细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

然而平时身体一直很好的她,一次偶然的感冒,她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脖子疼的厉害,身上相继出现紫色斑点,她也没有在意,仍旧坚持工作。领导同事们见她身体不适,带她到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花季女孩,是多大的人生打击啊,可她的精神并没有被打倒,白血病要放化疗,在痛苦和煎熬的治疗期疯狂地呕吐、掉头发,她也依然坚强乐观。她说,只要想起之前的“村官”生活,就会很开心,一点也不难受了。治疗期间,只要身体有所好转,她就出去和村民聊天,带病依然书写百余份档案,安排村里的防疫工作,撰写包村计划等等。张广秀非常感谢关心爱护她的人们,看到身边关心她的人们,她就时常鼓励自己,一定要和病魔顽强地抗争。张广秀非常感谢关心爱护她的人们,她说:看到这么多好心人为我的事情操心,真的非常感动,我相信自己会很快好起来的,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做村官!不久,张广秀因病确诊住院的消息,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纷纷向张广秀献爱心,她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也牵动了中央领导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他说,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的事迹很朴实、很感人。她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身患重病不忘本职,用真诚感动着每一个人,要组织医疗专家对张广秀同志进行精心治疗。不久,张广秀到北京接受了手术治疗。经过专家的精心医治和护理,她的身体基本康复,刚过了观察期,她就又回到垆上村村官岗位,继续为村民服务。在春节前期,张广秀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表示一定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努力工作,服务群众,勤奋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15天后,习近平给张广秀回信,他说:得知你康复良好、重返岗位的消息,我很欣慰,希望你注意保重身体,我为你们的付出和贡献感动,为你们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希望像你一样的所有大学生村官都能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收益,让青春无悔。祝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接过总书记回信,张广秀捧在手里,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总书记会给我回信。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没做多少工作。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给了我很多关爱,我一定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第二次生命不虚度。

投入工作的她仍像以前一样努力,然而,命运却再次和张广秀开了个玩笑,半年后,张广秀身体多项指标异常,白血病复发,她不得不再次回到北京,接受治疗。然而病情复发的消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人默默承担,直到突然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了临沂市人民医院,此时“肺纤维化非常严重,氧饱和度极低,当时秀己经很危险了,戴上氧气面罩勉强维持呼吸,张广秀躺在床上,等有气力了,就会赶紧问大夫什么时候能治好?说还得回村里工作呢,病床旁的亲人、医务人员面对此情此景都无不动容落泪。张广秀最后因感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0岁。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的眼眶是不是已经湿润了,每每有这种事情发生都会令我们无比痛心,这样的奉献、忘我、扎根人民和基层,将人民的利益看的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也是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希冀,他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扎根基层,贡献自己的才智,服务人民,青春无悔。希望我们都能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下面这封信是总书记近期的一封回信。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抗疫期间,无数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前线,无数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冲锋在前,其中有人甚至倒在了工作岗位,再也没有起来。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祖国各地,以无私奉献诠释青春的无悔担当,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

3月11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王奔和吴超这两位“90后”党支部书记代表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142名 “90后”白衣战士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在抗疫一线的情况,表达了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心。

很快,3月15日总书记就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全体党员回信,在信中,习近平这样勉励广大青年。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有一群年轻人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坚定的初心与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并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表扬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担当尽责的精神。

收到来信后,援鄂医疗队表示:“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莫大的鼓舞,激励着在前线的我们,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要扛下来。”

队伍里97年年龄最小的队员刘金鹏已经在一线奋战50多天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上百人检查,他说:“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我,让我更有干劲了!”

这是“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许芹正在从事着改善新冠肺炎造成的急性肺损伤药物的研发。

还记得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也要保护大家。”这句话被很多抗疫一线的“90后”挂在嘴边,印证着当代的青年正将奋斗与责任作为青春最美的注解。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这些人的坚守、担当,不放弃,疫情防控才得以成功,眼下,我国疫情防控呈现良好势头,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创新、把爱国付诸实际行动,全力奋战,用青春书写许国担当, 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和殷切嘱托让北京大学医疗队队员倍感振奋,也为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注入昂扬向上的力量。激励着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再立新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我们青年的贡献。

看完这三封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寄语关怀和殷切希望了吧。是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不光是这一封封信,从字里行间都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的领袖形象。总书记其实更像是一位和蔼的长辈,就是我们的知心人,是真正亲民、爱民、为民的一位领袖。

除了这些信件外,这些年来收到总书记回信的还有投笔从戎的大学生,异国求学的留学生,扎根人民的基层工作者、坚守荒岛的垦荒队员,农民工子弟等。一封封亲笔签名回信表现了他对基层群众个人情感的重视和关注,与广大群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基层群众的人格尊重。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给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良好示范:无论身在何处,处于什么地位;都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一封封回信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周思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是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表达。大家知道“初心”是什么吗?初心就是为人民,是爱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总书记,来听听他青年时代的故事吧

15岁的习近平插队来到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当知青,一干就是七年,虽然是高级知识分子,他却从没有自称“知青”,而是经常说“我们老陕”。

七年里,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黄士地的一部分,当成人民的分子 ,与群众打成一片。从那一刻起,习近平的事业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民,从来没有脱离过基层,从来没有离开过群众。

青年时的他也像我们一样有过人生的困惑和迷茫,他的家乡在首都北京,初次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农村生活,开始很不适应艰苦的环境,先后经历了过不去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大关” 的艰巨挑战,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缺吃少用,甚至还要为烧柴发愁。对于近平来说,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比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更大,文革期间,父亲被迫害,他被扣帽子、被歧视,被困在陕北穷山沟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近平没有消沉。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

从刚插队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转变,他经历了砺练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 近平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

后来返回北京上学,又有了前途光明的工作,但他却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反而又下沉到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充实。

按照一般人想法,家里帮忙安排一个好工作,选择又清闲又待遇优厚的公职,或者出国留学,甚至移民国外,享受高福利……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岂不更好吗?为什么要到又苦又累的基层呢?其实这才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平凡亦或不平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她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

最后,希望我们每位青年都可以切身投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最终,请大家牢记,最后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和大家一起共勉!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李承君

[责任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