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巴彦淖尔市医院疾病管理中心运行23天个人所见所感

我们对医生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的希望之光!” 新冠疫情让老百姓知道了什么叫“无药可医”,也让人们看清了医生职业的高风险。

当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注定了就医流程改变将成为医院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改革没有一蹴而就,落实不会一步到位,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巴彦淖尔市医院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调整完善。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风险,确保患者在院期间安全接受诊疗,实现疾病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医院第九大中心——疾病管理中心应运而生。

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需要过程,需要团结。在每一个改革的过程里,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适应,每一种思想都在汇聚统一。一副好的汤药,用药君臣使佐,必须有人指挥,有人纳谏,有人辅佐,有人执行,缺了哪一味(位)都不会达到最理想的结果。这也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全员参与、上下联动。

20多天过去,改革已渐次捋顺并初见成效。医院门诊楼外预检分诊处搭建起了简易遮阳棚,标识醒目,专科齐全。总务科工作人员默默地认真地做份内的事,最让人动容。很多工作成果是显性的,而在医院里,更多的工作是靠“慎独”精神来支持,我们所做的事要无愧于心,无愧于患者。

我听到了一些来自患者不理解的怨言,但看到的更多是患者的信任,这并不矛盾,也能接受,谁也不会带着微笑来看病。

预检分诊后,省去挂号环节,就医患者根据个人出现的危险因素或症状体征找到合适的专科医生,直接沟通,直接指导,直接干预,直接缴费,45个专科的疾病管理师坐诊门诊大厅,有序接诊。

理念的转变需要理论指导,院长每日早早出现在门诊大厅,现场办公解决存在问题,召开会议培训,不断地调整、完善、磨合,时间润化,行动转变。无论是顺应医学新发展要求,还是新技术项目开展,巴彦淖尔市医院的医生队伍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支铁军。

对于站上了专科疾病管理师位置的年轻医生来说,可以说这次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专业医生可能将要面对:登记、挂号、诊疗、推荐专家、收费、收入院等系列操作流程上的考验,更重要的是面对过去的普通门诊前分流掉的一些具有健康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群、一些自行用药不规范的慢性病人群、甚至一些身体已经报警还全然不知的人群,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疾病管理指导……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每周一、二本应出诊专家号的科主任身影也出现在门诊大厅坐阵,他们是学科的领路人,也是科室的主心骨,身经百战。年轻的医生们身后有了这些科主任指导,定会更安心。 

在照片里看到了李老的身影,满头白发。过去在老院区的病案室总能看到他在终审病历,当一个人的职业融入生活,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救死扶伤,不知道要为子孙后代积累多少功德。

医生是个需要将高情商和高技术密切结合的职业。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个悲悯众生,有情怀的人,但也同时要“铁石心肠”,这是他们执业中必须迈的坎。越是谦逊的医生,越让人发自内心佩服,他们的知识层面远远在你之上,仍能弯腰处理琐碎,倾听不同的声音,谦谦君子,赢在细节。

你在说,我在听。医生听完了用大脑快速搜索知识库,借助实验室检查加以确认,最后才会动用经验,而患者最看重经验,这就是差异。实现个人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就是想缩短这差异的距离,我懂你也懂,你好大家都好!

在中国,每天有2000多万人次到医院就医或陪同就医,生老病死是常态,疫情当前,全民健康管理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医院承受着难以言喻的超级压力,院长也是,岁月不饶人,熬白了少年头!

当前,“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的新要求,各级医院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层面都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巴彦淖尔市医院作为当地医疗行业的排头兵,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找准改革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坚持改善医疗环境、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内涵,如何落实全民健康管理将成为我们又一新的课题。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