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博物馆日】讲述博物馆内藏品背后的往事——走过青春

一支尘封已久的口琴,吹响一段逝去已久的年代画卷。知青,是那个时代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词汇。他们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人,他们是坚韧、奋进、“青春”的一代人。扎兰屯——祖国的边远地区,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结合部。5127名来自天津、上海、呼伦贝尔等地的知识青年怀着革命的理想,带着战天斗地的激情来到这最艰苦的地方。

在2020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了位于扎兰屯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沙俄马厩旧址建造的“知青博物馆”。去感受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而今天的故事就是由一位老知青来为我们讲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祖国的召唤将满腔热血点燃,放下书本,离开都市,没有眼泪,没有畏缩,为祖国,我们激情似火”这是老知青闫万桐在回忆知青岁月时让记者印象最深的话。从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来到扎兰屯市之后,他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如今已经73岁的他,依旧在学校关工委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着。

闫万桐说:“我这口琴是从上中学开始吹一直吹到现在,我们看很多知青电视剧当中男主人公都吹着一把口琴,换掉了多少把,最少有10把了,知青馆知青文物1把,我书橱里还有一把。68年随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一趟专列把我们1千多人拉到了当时的布特哈旗(现在扎兰屯市),我下乡到了当时的布特哈旗务大哈气公社五一大队第四生产小队,我们知青点一共15个人,就是当时生产队的‘社房子’改造的,这就是我们青年点全体同学的合影,这个就是我,坐在田间地头上。”

闫万桐说:“每次到扎兰屯知青馆,看到这里摆放的照片和老物件,我都忍不住内心很激动,甚至要落泪,这就是它给广大知青提供了一个回忆和追念自己知青生活的一个地方。”

闫万桐说:“这幅照片就是我提供的第一幅照片,是1968年我们呼伦贝尔知青下乡前夕,当时牙克石林管局革委会主任袁俊3057部队师长和我们牙克石林管局红代会全体人员的合影,一个临别纪念。这都是当时在布特哈旗知青的生活物品,我在这个部分提供了一个知青的文物,就是这个带盒的口琴。”

闫万桐说:“这有一个知青名录,是当时布特哈旗下乡5000多名学生,400多个知青点的总体名录,我在务大哈气公社,上边第4行第3 个闫万桐就是我的名字。这个是2018年8月18日上午(开馆时)所做的一个签字。”

闫万桐说:“这个是知青馆模拟的知青家庭,这个家庭很有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在农村安家结婚包括我这样的成家以后自己建立的小小家庭的样子,这个房间模拟的是知青农村家庭那个时候的“外屋地”,也就是厨房,这个叫靠边站的地桌是吃饭的,这是我在五一四队成家的时候自己找木匠打的,进城以后我就把它带进城里留个纪念,始终就没有扔,最少也得有40年了。”

闫万桐说:“我们天津知青建议以扎兰屯知青馆为依托,能不能把这个大院开辟成知青大院,然后在这个大院栽满树,我们每一位知青认栽一棵树,负责栽和培养,在树上挂一个标牌,写上这是某某知青认栽的,还可以写上这位知青在扎兰屯简要的事迹,我希望我将来故去之后,就把我的骨灰埋在我认栽的那棵树下。”

闫万桐说:“我在每次做关工委国旗下主题演讲时,或者在给学生开主题班会的时候,我也在一定的时候适当的带上自己的知青经历和知青生活,让现在的青年人知道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知青这个群体要比相对来说其他的一些社会阶层更苦更累一些,我特别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砥砺自己,应该有更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青春,只有奋斗才能换来幸福。”

扎兰屯市唯一一座《知青博物馆》是2018年8月18号在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沙俄马厩旧址开馆。也是扎兰屯市第12座博物馆。馆内墙上悬挂的《砺炼》一书中说道:“别以为呼伦贝尔是个天堂,其实她是个魔境。在你没有想好之前,千万不要踏上这片土地,因为你一旦走进她,你的一生都无法将这片绿色抹去。”而闫万桐老师更是直接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责任编辑:孙丽荣]